季氏将伐颛臾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ID:19261296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28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_第1页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_第2页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_第3页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_第4页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季氏将伐颛臾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季氏将伐颛臾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语录体散文的特点,积累两种句式:“无乃……与”和“何(以)……为”。  2.学习引用名言和运用比喻来增强说服力的特点。  3.理解孔子“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均无贫、安无倾”的政治思想和用仁义教化使“远人”归服的主张。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全文。  2.通过对孔子的言论的分析来理解孔子政治主张的出发点,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  3.积累文言文语言材料,逐步形成一定的语感。  教学安排:  一教时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以下几句名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几句话是谁说的?  ……  2.还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欲速则不达。  3.谁来介绍一下孔子?  ……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

3、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论语》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语录——季氏将伐颛臾(板书),我们今天要来理解的是孔子“仁”的思想。  二.介绍

4、故事发生的背景,听课文录音纠正词语读音,口译全文。  1.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春秋时期。  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课文中称季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孔子的两个弟子)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2.那么,对于“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他们展开了怎样的对话?请听课文录音。  ……  3.注意

5、下面几个词语的读音和写法:  冉(rǎn)有  颛臾(zhuān yú) 社稷(jì)  虎兕(sì)柙(xiá)   椟(dú)萧墙(xiāo)  4.分三个同学口译全文,感知课文大意。  季氏将要攻打颇臾。冉有、子路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孔子说:“冉求!这恐怕应该责备你吧?颇臾,以前先王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主人),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我们鲁国的臣子,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注意:于:①表示行为对象,可不译。②对,对于  有事:指用兵。这里指攻打颛臾的事。  无乃……与:固定

6、句式,表示推测语气,可以翻译为“恐怕……吧”。  尔是过:即“过尔”,责备你。过,责备,动词。是,提宾标志,不译。  夫:fú,发语词。  以为:即“以之为”的省略,把(他)作为  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这是国家的臣子。社,土地神,稷,谷神,社稷引申为国家。也,表判断。  何以伐为:为什么要攻打他呢。“何以……为”,固定句式,表反问语气,相当于“为什么要……呢”  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人都不想呢。”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施展才能担任职务,没有能力的人就该辞职。’(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你却不去扶持,将

7、要摔倒了,你却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你这个助手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这就好像)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注意:陈力就列:施展能力担任职务。  止:停止。这里是辞职的意思。  焉用彼相:哪里用得着你这个助手。焉,疑问代词哪里。彼,那个。相,xiàng,指搀扶盲人的助手。  而:但是,标转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