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及对策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及对策

ID:19215673

大小:19.0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9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及对策_第1页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及对策_第2页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及对策_第3页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及对策_第4页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及对策  當前大学生生源地广泛、民族多元、男女比例不均以及独生子女等特殊性的存在,因专业、经济、情感等因素导致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有很大比重。针对当今大学的特点,应坚持“全面覆盖、重点关注、精准引导、促进发展、激发创造”原则,从骨干培养、组织建设、心理研判、深度辅导四个方面打牢工作基础,结合传统教育模式和新媒体宣传形式,探索将专业方法介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在整合多方资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成长阶段的不同特点,开展一系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实现学生大学阶段由“适应”到“成熟”的

2、飞跃。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特征  抗压能力欠缺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主要是1995年之后出生,他们有着鲜明的性格特征,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长在一个典型的“421”家庭环境中。作为家中的“独苗”,他们备受呵护和关爱,有着很强的自尊心,所处的环境由父母及长辈精心安排,一直在顺境中成长,进入大学之后,父母的关爱鞭长莫及,顺境逐渐消失。在环境变化之后,事事总不能顺心,强烈的自尊心往往让他们难以接受现状,抗压能力差,远离父母亲人,他们会感到无助,喜欢逃避,甚至会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和措施。  以自我为中心  作为独

3、生子女,他们自我意识强烈。他们追求个性,但又“个性”趋同;他们充分“自信”,但面对困难又信心不足,他们渴望“自由”,不喜欢被约束,但又过度地依赖父母。他们缺乏对自己深入的了解和全面的认识,无法对自己准确定位,为将来的发展合理规划,进入大学之后顿感茫然,缺少了目标的指引,他们容易将自己迷失在心理困境中,矛盾、焦虑、浮躁、抑郁随之产生。  适应能力弱  随着当今网络技术飞速的发展,各类电子产品层出不穷。“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平台上丰富的信息资源被学生们所吸收和接

4、纳,而这些信息对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们来说,影响显而易见。互联网对“95后”大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们喜爱网络,有的更是沉溺于网络,网络社交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在虚拟的世界里他们常常如鱼得水,然而当他们走出虚拟世界之后,面对学习压力、情感困惑、生活习惯、人际关系等等,他们会感受到无所适从,很难适应。  心理素质存在个体差异  不同的学生个体,由于成长的环境不同,地域的不同,以及自身发展的情况不同,这些条件的制约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着一定的影响。他们的心理素质相对存在差异,比如

5、学生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还是非独生子女家庭,学生的生源类型,学生的性别等等这些都是造成学生心理素质个体差异的一些可能因素。  二、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工作队伍“量”与“质”待提升  从事心理素质教育需要有很强的专业背景,而开展这项工作大多是一线的辅导员,他们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然而辅导员专业背景不尽相同,大多数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心理素质教育,没有专业背景,后期又没有机会系统、深入地学习,使得辅导员在开展这方面工作时往往凭经验、靠感觉,这对于本身就偏年

6、轻化的辅导员工作队伍来说困难重重。另一方面,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中心的教师虽然有着较强的专业背景,但面对不断扩大的学生规模,存在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的现状,导致这支专业化的工作队伍力不从心。  学生对心理素质教育认识不够  对于心理素质教育认识不联盟足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学生对自己心理问题认识不足,一些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之后,自己并不能意识到,或者虽然意识到,但由于担心被人另眼相看,往往采取逃避的态度。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更容易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对于寻求相关心理方面的

7、帮助还存在顾虑,甚至会把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病。家庭的不理解,学生的不认可,使得心理素质教育缺乏有效的支撑,无法发挥良好的教育效果,孤掌难鸣。素质教育实施内容亟待丰富  当前很多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中心由于人员数量不足,在完成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之后,剩下的大部分时间被心理咨询工作耗尽,虽然也有对心理素质教育有志趣的辅导员和外校的心理咨询师加入补充,然而却无法缓解工作繁重的现状,对于一些心理问题极其严重的学生,一般学校会让他们去更加专业的精神卫生机构。因此,人员的不足,大量的时间用于咨询,缺少对学生心理自愈能

8、力的培育,使得心理素质教育中心的功能发挥有限,心理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未能充分体现。  心理素质教育机制不完善  当前高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机构主要是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但心理素质教育中心所归属的管理部门不太相同,有独立运行,也有归属学校心理学系、社会学系等一些系所单位,也有的归属学生工作部门,如:学生工作处、团委等。由于归属部门的不统一,导致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人、财、物等条件配备不足,其定位和实现的功能都存在差异。  三、开展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