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选官制度是什么

唐代选官制度是什么

ID:19207871

大小:34.7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9-29

唐代选官制度是什么_第1页
唐代选官制度是什么_第2页
唐代选官制度是什么_第3页
唐代选官制度是什么_第4页
唐代选官制度是什么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代选官制度是什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唐代选官制度是什么  篇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论文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摘要: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中图分类号:d6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XX)07-0193-02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选拔人才的制度。选官制度是与国家同步出现于人类历史舞台。自三代到明清,形成了一个十分完整的发展序列。对此

2、,历史上有不少学者做过总结。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处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处于科举。”这一总结是有一定道理的。它实际划出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几个发展阶段。  一般的的说,古代社会发展是受经济基础制约的。但是选官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方面,对社会制度的演变,王朝的兴废也有重大的影响。历代选官制度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包括多种选官途径,但是每一历史时期,总有一两种选官途径处于主导地位,它们对政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是这一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代表形式。大家知道,历史

3、上我国古代选官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明主制”时期的禅让制,而它的正式形成,则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事情。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大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时代。  篇二: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  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成熟、定型  班级:09文本⑴班姓名:蒋旭学号:XX02XX  内容摘要: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任何事物都是从无到有,从雏形到完善的一个发展过程。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也同样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成熟、定型的过程。选官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一部分

4、,是一个国家或政权选拔官吏的实体和程序规章,又可以称作仕进制度。从夏、商、周三代到明清,经过千年的发展,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选官制度体系。本文将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形成进行简单论述,同时也对古代选官制度对今天公务员选拔制度的影响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科举制公务员  引言  选官制度是与国家同步出现于人类历史舞台。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这段话,实际上划出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几个发展阶段。我国

5、古代选官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制”时期的禅让制,而它的正式形成,则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事。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大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时代。  一、世官制时期  夏、商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建立和初步发展时期。据《礼记?礼运篇》记载,当时诸侯传位和官吏任用,均是“世及以为礼”,即实行世官制。在这种制度下,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周世官制的特点是:它与当时推行的宗法

6、制、分封制紧密结合。那些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便是受封的各级封君,他们均遵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代代相袭,占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垄断官职。春秋时,社会开始大变革,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主义。到了战国,社会变革更加剧烈,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唯功唯贤的新选官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例如:“以客出仕”是战国最风行的仕进途径。“客”,据史家解释,就是“宾客”。战国以客出仕的史实中,仍以秦国最为典型。到此,世官制时代终告结束。  在秦统一前后至察举制出现的这段时间里

7、,选官制度是复杂而多样的。秦汉是我国古代出现的空前的大一统时期。秦统一前后的仕途主要有:保举、军功、客、吏道、通法、征士等。其中保举又称作“任”,是负有法律责任的荐举,即“举其显,复保其微;举其始,复保其终”;军功即为按军功授爵;吏道即由“吏”(“吏”,这里专指官府的低级公务人员如“佐”、“史”之类)选“官”的入仕途径,主要通过考课制度实现;通法是指凡通晓法令者,即有可能入仕;征士,即以征召的方式收罗人才。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接受李斯“焚书”的建议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便几乎垄断了秦仕进之途

8、。  二、察举制时期期  楚汉之争后,刘邦建立汉王朝,国家得到统一。想要幅员辽阔,强大统一的帝国国祚长久,必然需要大批官吏。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统计,汉朝“吏员自佐吏至丞相十二万二百八十五人”。这么庞大的官员数量必然需要相对稳定的选官制度培养与选拔。汉代选官,主要通过吏道与文学两条途径。汉王朝首先创立了察举  制度。此制选官,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举荐的标准,主要看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大体说来,汉武帝以前,是察举制产生、确立时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