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新闻写作课程的教学策略

浅析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新闻写作课程的教学策略

ID:19168186

大小:18.3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9

浅析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新闻写作课程的教学策略_第1页
浅析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新闻写作课程的教学策略_第2页
浅析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新闻写作课程的教学策略_第3页
浅析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新闻写作课程的教学策略_第4页
浅析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新闻写作课程的教学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新闻写作课程的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新闻写作课程的教学策略  人类信息传播已进入媒介融合时代,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1]。新闻报道在新旧媒体融合这一现实的冲击下已发生了显著改变。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新闻写作课程应与时俱进,如何让新闻报道适应时代需要是高校新闻写作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的特点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方式从传统媒介主导的单向传播变为专业媒介组织与普通公民共同参与的分享式、互动式,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更加紧密地结合与汇流”[2],从内容、介质、技术、传者等方面深刻影响

2、新闻报道。“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生产模式是:由记者完成素材采集,再由精通各类媒介业务的编辑进行差异化加工,制作成多种媒介形态的产品,提供给不同的媒介平台。”[3]在此过程中,新闻报道也逐渐发生了显著改变,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选题的大众化与分众化  媒介融合时代,一方面,随着传受互动性的增强,传者“信息霸权”的消解,新闻报道的选题趋向于受众关注的内容;另一方面,多元文化结构的日趋成熟使得公众对信息有了个性化追求。因此,新闻报道的选题呈现出大众化与分众化的双重特点。  表达方式的跨媒介性  随着媒体数量的增多,信息源变得异常紧缺,信息共享的比例将会日益增大,不

3、仅同类媒体之间将会经常进行信息互换,不同类媒体之间的信息共享也将越来越多。新闻报道出现一稿多用的情形,即一个事件由特定媒体报道后被引用转载到其他媒体甚至不同类别的媒体中。在这一转换过程中,内容基本不变,变的是基于媒体的表达方式。  呈现方式的连续性与链接化  媒介融合时代,内容产品生产呈现出柔性化特点。“内容产品的柔性化生产是指媒体在提供基本产品的基础上,根据受众的需求提供多元化的增值产品和服务。”[4]也就是说,独立的报道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对于一个单一事件,“断层式”的报道已不合时宜,受众希望获取“链式”信息,即追溯来源,关注发展,纵式深入;寻

4、找同类,横向比较。这一形式以往往只在深度报道中出现,但纵横交错的信息群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消息中。比如重庆摔婴事件,除事件本身外,受众更希望进行纵向与横向的信息探求。因此,各类媒体追溯背景、更新进展使信息纵向深入;与国内外相似案例横向比较,找出根源,使信息呈横向对比态势。“链接化、连续性报道”是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报道的主要呈现方式。  报道结构的简单化与戏剧化  媒介融合时代,快节奏的生活和媒介选择面的增多使得“信息快餐”成为一道的风景线。人们追求视觉效应的欲望日益强烈,进行完整的文本阅听越来越少。这对新闻报道结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比如报纸,标题和图片显得日益

5、重要,“倒金字塔”结构因阅读便捷依旧大行其道,但这一结构也在与时俱进,具有冲击力的开头方式逐渐替代了平淡的概述性导语,这在社会新闻板块特别明显。总体而言,戏剧化与简单化的结构更能适应数字时代的便捷与视觉需要。  二、与时俱进的新闻写作教学策略  为适应媒介融合时代内容生产的变化,新闻写作课程在教学上也应做出相应调整。具体而言,应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变化:  新闻敏感:培养从平凡中挖掘不平凡的能力  新闻敏感是指记者敏锐地发现新闻线索的能力,是新闻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一。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报道的大众化、分众化特点对新闻敏感有了更高层面的要求,“生活、新鲜、启示

6、”是当前新闻报道的三个关键词。这就要求教师在新闻敏感方面把“新闻角度”作为教学重点。新闻角度是新闻采写者在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构成事物的各个因素和各个侧面,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价值中接近性与趣味性的地位不断上升,百度搜索风云排行中每日排行靠前的新闻大多数都不是用传统的“重要性、显著性”可以衡量的。普通人做的普通事越来越成为受众青睐的题材,而要使这类题材成为新闻则需要记者妙笔生花、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这种能力的落脚点就是角度选择,根本在于创造性思维。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同样一个人和一件事,有的记者不屑一顾直接

7、忽略,有的记者却能从中寻找闪光点写出精彩的稿件,两者的差别就在于有无创新思维品质。因此,教师应通过互动式教学帮助学生打破惯性思维的束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从同一联盟事件中寻找不同角度,使他们能在平凡中挖掘不平凡,拥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慧眼。  语言表达:培养跨媒介表达能力  “跨媒介表达由电视、报纸、广播、网络及其他新媒介文本表达系统构成。”[3]媒介融合时代,媒介文本经常被共享与互换。以网络媒体和报纸媒体为例,这两类媒体的信息经常互换,报纸媒体写作的断裂性,网络媒体写作的超文本性勾勒出两者不同的样貌。在媒介融合时代,媒介从业者不仅要通晓不同

8、的媒介技术,也需具备新闻报道的跨媒介表达能力。语言表达也是新闻写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