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举制度产生的条件

中国科举制度产生的条件

ID:19160479

大小:32.45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9-29

中国科举制度产生的条件_第1页
中国科举制度产生的条件_第2页
中国科举制度产生的条件_第3页
中国科举制度产生的条件_第4页
中国科举制度产生的条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科举制度产生的条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科举制度产生的条件  篇一:中国的科举制度一  中国的科举制度(一)  中国的祖先很早便知道教育的重要,所以在四五千年以前就开始了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中国古代教育是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朝以前。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是中国古代教育史和管制史上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官员任用,均服从或从属于科举考试。科举制度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唐、宋、元、明、清。根

2、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O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年,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一大进步,它坚持“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给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阶梯而入仕以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机会和条件。因此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  1300年的科举制度几乎占据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历史之长,影响之

3、大,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对于中国的统一、社会的稳定、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建设,特别是对儒家文化和古代教育的促进和发展都曾产生过巨大作用。中国的科举考试内容到明代逐步成为僵化模式,特别是到清代后期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考试内容陈腐,形式僵化,科举制度后期已成为历史发展的障碍,而被废止。  严格说来,中国的科举制度应分为文举和武举(文科和武科)制度。武举是专门选拔武官而设置的科目。武举制度是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始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废除,历时1200年。其考试程(转载于:小龙文档网:中国科举

4、制度产生的条件)序与文举基本一样,只是内容与时间的不同。在中国科举史上,自唐以后,历来是文武两科,殊途并进。但是,中国的科举制度历来重视文科,文科一直占据科举的统治地位。武举因作用有限,影响不大。  一、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公元581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将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隋炀帝即位后,大业元年(605)始设进士科,宣告了与旧的以门第为主要依据的选官体制的决裂及新的以进士科为代表的科举制的诞生。  唐承隋制,推行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的科举制度。在科目的设置、类别的划分、科试的内容、科场规章等方面更加详备,更加完善

5、,并逐渐制度化。  宋代科举沿唐之制又有所变革。扩大取士名额,提高及第后的待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立了乡试、会试、殿试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严格和完善科举制度,形成进士科的空前繁荣。  明代仅设进士一科取士,八股文为各级考试的重要文体,科举地位较以前更为提高。清代科举基本承袭明制,而更为繁密周详,发展成一种极为规范而又严密的制度体系。但是,实行了千余年的科举制度的弊端也越来越显露,清朝末期,科举考试明显衰败,清朝廷迫于大势所趋,于1905正式宣告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结束。  二、科举制度与教育  科举考试是选拔官

6、员的制度,而学校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选才有赖于育才,两者互为依存,密不可分。学而优则仕,科举制度存在的1300年间,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学校的学生,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踏上仕途,科举考试操纵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科举是学校的教育目标,考试内容即学校的教学内容;取士标准就是学校的培养标准,学校追求的是中举及第。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科举成为整个教育的重心。科举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勤奋读书的热情,读书人数急剧上升,中央官学、地方官学、书院及各种私学空前发展,教育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文化水平的的提高。  (一)中央官学  中央官学是

7、朝廷直接设立和管辖的,旨在培养各种统治人才的学校。主要分为最高学府(太学、国子监)、专科学校(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和贵族学校(弘文馆、崇文馆、宗学、旗学等)。唐代中央官学繁盛,制度完备,南宋以后渐走下坡路,逐步衰败,已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名存实亡。清末,被学堂所代替。  (二)地方官学  地方官学始于汉代。隋唐时期州、县亦皆设学。宋代,考试选才兴学育才,地方官学发达。明清两朝府州县学遍布全国,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整合为一条龙,学校科举化,科举学校化。科举必由学校,凡应科举者必须先在学校取得生员资格。清末,学

8、校完全沦为科举的附庸,官学往往形同虚设。  (三)书院  书院是教育、学术研究的主要场所,是进行文化传播、普及文化和宣扬教化的基地。唐宋期间以私人创办、私人讲学为主,元明时官方加强了控制,到了清代基本官化。千余年来,书院与科举关系密切是长期的、普遍的,而较不重视科举的书院是短时间的、少数的。书院也因科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