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100339
大小:21.7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28
《浅析《千金要方》外感热病学术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千金要方》外感热病学术特色作者:赵孟春张再良程磐基【摘要】 《千金要方》中外感热病学术内容丰富,收集了唐以前《小品方》、《阴阳大论》、《伤寒论》、华佗、王叔和等医籍与医家有关外感热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诊疗经验,并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进行阐发,内容丰富,颇具学术特色。【关键词】《千金要方》外感热病学术特色《千金要方》中的外感热病内容主要见于卷九、卷十。该书广泛收集了唐以前医家有关治疗外感热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内容包括如伤寒、百合、狐惑、黄疸、温疟等,治疗方法涉及汗法、吐法、下法、针法、
2、灸法及各种外治法等,载方剂250余首,剂型有丸、散、膏、酒、汤等,内容十分丰富。本文就其外感热感学术特色作一探讨。博采群经学说《千金要方》广泛收集了唐以前的医学文献,反映了孙氏渊博的学识和认真的治学态度,其中卷九收录了《小品方》、《阴阳大论》及华佗、王叔和等人有关外感热病的学术思想。1.《小品方》外感病学说《卷九·伤寒例》引用了陈延之对外感热病的认识:“古今相传,称伤寒为难治之疾,时行瘟疫是毒病之气,而论治者不判伤寒与时行瘟疫为异气耳,云伤寒是雅士之辞,天行温疫是田舍间号耳,不说病之异同也。考之众经,其实殊矣,所宜不同,方说宜
3、辨,是以略述其要。”[1]认为外感热病有其不同的分类,因而在《小品方》中将外感热病分为“冬月伤寒”、“春夏温热病”、“秋月中冷”等论治,涉及的病证有伤寒、温病、天行、温疫、暑病、时行、冬温、湿热、热毒、疟疾等[2]。《千金要方》收集此段论述,记录了南北朝有关外感热病的学术资料。.华佗伤寒学说《卷九·伤寒例》记载了华佗的伤寒学说,曰:“夫伤寒一日在皮,当摩膏火灸之即愈。若不解者,二日在肤,可依法针,服解肌散发汗,汗出即愈。若不解,至三日在肌,复一发汗即愈。若不解者,止勿复发汗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芦丸,微吐之则愈……五日在腹。六
4、日入胃,入胃乃可下也。若热毒在外未入于胃而先下之者,其热乘虚入胃,即烂胃也。然热入胃要须下去之,不可留于胃中也。胃若实热为病,三死一生皆不愈。胃虚热入烂胃也。其热微微者赤斑出,此候五死一生。剧者黑斑出者,此候十死一生。”[1]这是华佗对伤寒病发生、发展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过程及其治法的归纳总结。此外,还收载了华佗治疗伤寒病的各种治法及方剂等。华佗论治伤寒,有一套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它不同于《素问·热论》的热病,也不同于仲景《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而是依据人体的大体解剖部位作为病位及辨证纲领,尽管还不够完备,却反映了华氏独特的学
5、术思想。由于华佗的医书已佚,此段文字成为后人研究华佗学术思想的珍贵资料,对后世中医外感热病理论与临床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王叔和伤寒学说《卷九·伤寒例》记载了王叔和有关外感热病的学说,曰:“夫伤寒病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与精气分争,营卫痞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气在孔窍皮肤之间,故病者头痛恶寒,腰背强重,此邪气在表,发汗则愈。三日以上气浮在上部,填塞胸心,故头痛胸中满,当吐之则愈。五日以上气沉结在脏,故腹胀身重,骨节烦疼,当下之则愈。明当消息病之状候,不可乱投汤药,虚其胃气也……”[1]又曰:“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
6、则愈。阳虚阴盛,下之则死,汗之则愈。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妄攻。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然则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若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不知不识,病者殒没,自谓其分。至令冤魂塞于冥路,夭死盈于旷野,仁爱鉴兹,能不伤楚。”[1]从内容看,不同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而是源于华佗的伤寒学说,反映了当时医家在外感热病方面的不同学术思想。此外,《千金要方》还收载了《阴阳大论》关于伤寒、温病、暑病等四时病及时行病等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7、广收群方治法《千金要方》作为一部大型综合性医书,收集了唐代以前的大量方剂,其中不乏治疗外感热病的方剂以及医家独特的治疗方法。1.收集医方孙思邈十分推崇张仲景的学术思想,指出“伤寒热病,自古有之,名贤俊哲,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寻思旨趣,莫测其致,所以医人未能钻仰。”[3]认为“其方行之以来,未有不验。”“方虽是旧,弘之惟新。”因而《千金要方》卷九、卷十收集了《伤寒杂病论》中的十余首方剂,使仲景方得以保留并发扬光大。除此之外,《千金要方》还收集了唐以前医家的方剂,如华佗的藜芦丸、神丹丸、六物青散、赤散等,葛洪《肘后备急方
8、》的太乙流金散、虎头杀鬼丸等,陈延之《小品方》的诏书发汗白薇散、萎蕤汤、漏芦连翘汤等。以及崔文行解散、雄黄散、青膏、黄膏、白膏、度瘴发汗青散、乌头赤散、水解散、六物解肌汤、解肌升麻汤、葛根龙胆汤、七物黄连汤、三匕汤、五香麻黄汤、雪煎、生地黄汤、水导散、大青汤、苦参汤、凝雪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