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材高二语文第一学期起始课

苏教材高二语文第一学期起始课

ID:19004088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27

苏教材高二语文第一学期起始课_第1页
苏教材高二语文第一学期起始课_第2页
苏教材高二语文第一学期起始课_第3页
苏教材高二语文第一学期起始课_第4页
苏教材高二语文第一学期起始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材高二语文第一学期起始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材高二语文第一学期起始课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覆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康德墓碑铭文出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康德说:“每当我静静地伫立仰望那浩渺深邃的蔚蓝色的天空时,一种永恒和肃穆和生命的崇高庄严便油然而生──仿佛上帝在叩响自己的额头,一股神秘而伟大的授意如波涛般汹涌而来……”人类思想天空里的一颗巨星,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奠基人卡尔.雅斯贝斯(1883~1969)将康德与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和奥古斯汀(354-430)并列称

2、为三大“永不休止的哲学奠基人”。黑格尔:“我看见拿破仑,这个世界精神,在巡视全城。当我看见这样一个伟大人物时,真令我发生一种奇异的感觉。他骑在马背上,他在这里,集中在这一点上他要达到全世界、统治全世界。”“我们可以断言,没有激情,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Wasvernünftigist,dasistWirklich;undwaswirklichist,dasistvernünftig.)」。此句出自《权利的哲学纲要》一书(《GrundlinienderPhilosophiedesRechts1820》。

3、“对现实的抽象就是对现实的毁灭”(AbstraktioneninderWirklichkeitgeltendmachen,heißtWirklichkeitzerstören.)贝多芬说:“我的王国在天空!”“当黄昏来临,我满怀着惊奇感,注视着天空,附坠入沉思。一群闪闪发光的天体在那儿旋转运行,永无停息……此时此刻,我神游魂驰,精神超越了这些距我们亿万公里的群星,一直向那万物之源奔去……渐渐地,试着把那团激情转化为音响……打开心坎的东西,必定来自天空!”追求[临场指南]人生总是在不断追求中度过的,人生少不了“求”,如《论语·卫灵公》中

4、所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谓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只是要求别人。屈原《离骚》中所言“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意为前面的道路又远又长,我将在天地之间追求真理。而但丁也有类似的话“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18世纪德国著名的思想家兼文学家莱辛说过,不断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高贵。这是爱因斯坦最喜欢引用的一句格言他把它作为自己一生的座佑铭,并从中得到力量与慰藉。使人真正感到幸福和满足的,是不断追求的过程,是不断的追求。充满希望的过程,要比达到目的地好。可见“求”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又有人认为“无求”是另一种境界:“我欲”是贫穷的标志

5、,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在这去来之间,谁能说无求呢?虽然有人说人到无求品自高,即便如此,但也总少不了求,因为只要是人总不可能脱离各种关系,人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于“追求”这一主题,考生可以这样立意:①生有所求。②求己与求人。③人生当有所求与有所不求。④求己。从本质上来看,求己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体现,是“尽志无悔”的表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⑤生无所求。⑥求与不求,等等。[临场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

6、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的确,险远之境,充满着诱惑,因为它有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在追求、在探索、在前往险远之境的过程中,也是需要具备各种元素的,这其中有“志”“力”“外物”,但更有一颗无畏无惧之胆,需有“尽吾志”之精神气度,读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的这些话语给你有哪些感受与启发呢?请以“险远之境与追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得抄袭,要在规定的话题范围内。[临场范文]之一美在追

7、求之途中赏莹莹美在追求之途中。佛说:拥有是过程,空空是永恒。一直以为这实在只是佛祖的境界,飘渺唯美遥不可及。或许要到白发苍苍垂垂老矣无欲无求时才能做到如此之“空”。转念想时又免不了暗自生疑,真到了四大皆空,生命还有快乐吗?想起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因为害怕火把熄灭,临川先生一干人等在幽暗深邃的后山山洞中望而却步,待到出洞,却发现火把依然熊熊燃烧,不免后悔不迭扼腕叹息,由此,王安石联想到了人生之境: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我以为没有进洞的险远之境,才成全了临川先生另一条路——思想之路上的美景,没有进入到后洞的深幽之处,窥见到奇伟、瑰

8、怪、非常之景象,才激发了他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思考,令他明白了“尽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