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919418
大小:8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22
《谷海蛟初中语文版第十课《谈语言》(语文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三案导学·初中语文八年级(上)(语文版)第三单元第十课谈语言4三案导学·初中语文八年级(上)(语文版)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弄巧成拙”“以讹传讹”等字词和文学常识,能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培养从议论文具体的论述中提炼、概括论点的能力。2.通过合作探究,掌握在文章中恰当运用口语和书面语的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积极投入,全力以赴。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规范的使用语言。4三案导学·初中语文八年级(上)(语文版)课前预习案4三案导学·初中语文八年级(上)(语文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有感情朗读课文,进行知识梳理;勾划课
2、文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2、3题书面完成,1题只需自查记忆。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4.限时10分钟独立完成。Ⅰ.教材助读一、走近作者王力先生是广西博白县歧山村人,早年家境贫寒,十四岁的时候,仅读完初小的王力就失学了。此后十年,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刻苦自学,为他今后在学术界的纵横驰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凭着自学打下的基础,王力二十六岁考入清华研究院,师从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位学术大师。二十七岁自费留学法国攻读语言学,1931年获得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
3、位,1933年回国,从此开始致力于中国现代汉语语言学科大厦的构建工作。从那时起直到1986年去世的五十多年间,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里还是在人妖颠倒的“十年浩劫”中,无论条件怎样艰苦、环境怎样险恶,先生的学术研究从未停止过。1954年,王力教授从广州中山大学奉调北京大学。他先后写作了《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史》《同源字典》《诗词格律》《诗律余论》《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汉语音韵学》等大量著作和论文。五十多年来,他以渊博的学问,过人的才识,拓荒者的气魄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在语言学领域里辛勤耕耘,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自己也成为我国2
4、0世纪最卓越的语言学家之一,当之无愧的一代学术大师。王力先生的《谈语言》是一个谈话记录,因此与一般的文章不一样,有一种特殊的风格。二、文体知识1.议论文的论证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立论是以充足的论据正面证明作者自己论点正确的论证方式;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从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它们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2.基本的论证方法:包括三大类五种:归纳法、例证法、演绎法、类比法、对比法。(1)归纳法。归纳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
5、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归纳法可以先举事例再归纳结论,也可以先提出结论再举例加以证明。(2)演绎法。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它由一般原理出发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须的。演绎法有三段论、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多种形式,但最重要的是三段论。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如大前提“凡金属都可以导电”、小前提“铁是金属”、结论“所以铁能导电”。(3)比较法。比较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通常将它分为二类,一类是类比法,另一类是对比法。类比法是将性质、特点
6、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从而引出结论的方法。对比法是通过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来证明论点的方法。3.驳论方法:驳论有三种方法,即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一篇驳论文可以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的力量和说服力。三、整体感知1.本文的论点未直接提出,而是自然地蕴含在谈话之中,思考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参考答案:作者淡沦的是书面语的使用问题,其论点可以归纳为“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2.文章的分论点是什么?参考答案:第一个是“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第二个是“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4
7、三案导学·初中语文八年级(上)(语文版)3.初读感悟:Ⅱ.预习自测学习建议:自测题体现一定的基础性,又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只有“细心才对,思考才会”。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时髦() 圩()堤斟酌()()弄巧成拙() 以讹传讹()答案:máowéizhēnzhuózhuōé2.为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一劳永逸 A.散失 B.安闲 ( )(2)七月流火 A.指向下移动 B.流动 ( )(3)不假思考 A.凭借,通过 B.与“真”相对 ( )(4)以讹传讹 A.敲诈 B.错误的 (
8、 )(5)适得其反 A.适合 B.正好 ( )答案:B A A B B3.“给权力戴上紧箍咒。”(见于某报纸)请问: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