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案_九_草案之贪污受贿犯罪的修改_刘浩

刑法修正案_九_草案之贪污受贿犯罪的修改_刘浩

ID:18902432

大小:112.73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9-18

刑法修正案_九_草案之贪污受贿犯罪的修改_刘浩_第1页
刑法修正案_九_草案之贪污受贿犯罪的修改_刘浩_第2页
资源描述:

《刑法修正案_九_草案之贪污受贿犯罪的修改_刘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法制博览法学研究LEGALITYVISION2015·04(下)·121·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之贪污受贿犯罪的修改12刘浩杨荣才1.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湖北恩施445000;2.湖北省利川市人民检察院,湖北利川445400摘要:对于贪污受贿犯罪,是否应当在删去犯罪规定的具体数额后赋予法官更为广泛的自由裁量权以及保留适用死刑是否具有充分的正当性?如何在尊重人权这一普适价值之下使得自由裁量权的运用达到最佳状态等问题是值得我们以哲学思想的路径和法治思维的逻辑去思考的。关键词:贪污受贿;裁量权;人权;哲学;法治中图分类号:D924.392文献标识码

2、:A文章编号:2095-4379-(2015)12-0121-02作者简介:刘浩(1992-),汉族,山东招远人,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本科在读,主修法学,曾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一部学术专著《刑法解释方法论》,在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一、立法目的需要司法裁量权的保障实现势。当立法目的与社会发展出现矛盾的时候,以价值衡量立法本身是一种利益分配的行为,其目的是一种社会的观点,并不难作出判断。只是有时会担心法典化的权威状态的合计划性地存续。而立法目的若想要存续并实现的被削弱。故不能以法经济学中的法律资源的有限性为理由话,则只能将其予于规范之

3、中,也就是所谓的规范目的或规而躲避法律的前瞻性研究。故明确规范目的之范围,必要范意旨。为了能够将立法者意图,即立法目的予以现实化,时以立法目的背后之目的作为防患于未然的一种手段,即通过规范目的这一中介而将立法者与司法者予以关联就是立法对未来至少做出选择性的指引。法律的形成时间越久不可避免的。任何主观的东西均难以作为一种衡量标准,远,那些影响法律文本的法律观点以及法律文本所应规定客观化后的规范目的实际上是立法者意图与司法共同体相的事实关系就会变化的越剧烈,在规范公布时导引立法者④互理解,而这也就是法律主体互动下的法治社会的动态性的目的确定就会

4、显得越不重要。立法者目的终将随时间的表现。故立法目的以规范为载体而转化为规范目的,最终流逝而褪色,故立法时对规范目的之依赖以及对规范目的以司法的裁量权的运用将规范目的予以现实化。变迁而予以预见并明确是对立法更高的要求。(一)立法目的之正当性依据二、关于刑(九)草案中贪污受贿犯罪修改前后的对比在将立法目的置于法治思维的逻辑框架的前提下,立与思考法目的之正当性自然是在人权和法益之间进行平衡,以尽2014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审议刑法修可能地对二者进行保护。以国民意思为基础,民主和人权正案(九)草案,草案对贪污受贿犯罪做出了修改。草案

5、拟为原则而建立起的现代刑法,强调刑法的安定性与可预测删去对贪污受贿犯罪规定的具体数额,原则规定数额较大性,刑法的目的是保护法益和保障人权,但同时其社会防卫或情节严重,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①意图也十分明显。广大国民的意思是十分抽象的,而且呈别严重三种情况,相应规定三档刑罚,并对数额特别巨大,现分散化的状态,但对防卫性这一点上是存在重合度的。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保留适用死刑。这种个人的防卫性的重合上升为一种社会防卫状态而得以具体定罪量刑标准可由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掌呈现,故社会防卫的本质乃是个人对于必

6、要秩序的一种需握。根据刑法第383条和第386条的规定,对贪污罪和受贿求,是一种渴望被保护的心态。纵然社会防卫是正当的,而罪的处罚需要根据情节轻重,结合具体数额予以量刑。对且是正义的,但立法本身唯有在人权与法益的斗争中实现于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的刑法适用仍是赋本身的正义性。为了将刑罚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上,正义者予了法官很大的自由裁量权的。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未摆②首先表现为矫正正义的形式。刑事立法本身就是需要兼顾脱数额对于量刑的影响,而是考虑了地区差异与经济社会罪刑法定与罪刑均衡的,并且稍侧重罪刑均衡的价值,而刑的发展趋势,而对此

7、予以灵活性地处理。随着人权这一普事司法本身侧重罪刑法定的价值,这也体现了制约是法治适价值的日益深入人心,死刑的逐步废除已是一个必然的所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对于犯罪的处罚背后最为本源的趋势。人权只有去具体予以落实和体现时,它才是真实的,仍是人性的本能。无论处罚多么宽容,刑法是无法摆脱报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观念抽象。但人权就如以前的自然法应刑所固有的属性的。从刑罚是手段,教育是目的之看法一样:当非常抽象思考人权时,他是一般的;它越以实际既③⑤出发,罪刑均衡是极为重要的。罪刑均衡是立法目的之正存状况为导向且越具体化,则它越具偶然性与相对性。诚当性的

8、体现与要求。然,人权亦具有社会关联性与价值普适性。通过刑法修正(二)涵盖立法者目的与目的背后的规范目的案(九)草案对贪污受贿犯罪修改前后的对比,可以看出,通立法目的贯穿于一部法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