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

ID:18897900

大小:344.00 KB

页数:77页

时间:2018-09-26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21/6/27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电子讲稿病机学说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孙广仁2021/6/27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概说第一节基本病机第二节疾病传变2021/6/27中医基础理论概说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病机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并揭示其规律的中医基础理论分支学科,内容包括疾病发生的机理、病变的机理和疾病传变的机理。2021/6/27中医基础理论病机的层次:基本病机,如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失常。系统病机,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大类疾病病机(外感热病病机),如六经病机、卫气营血病机、三焦病机。病证病机,如感冒

2、的病机、哮证的病机、痰饮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症状病机,如疼痛的病机、发热的病机、健忘的病机等等。2021/6/27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基本病机一、邪正盛衰二、阴阳失调三、精气血的失常四、津液代谢失常五、内生“五邪”2021/6/27中医基础理论一、邪正盛衰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主要说明病证的虚实,所谓邪正盛衰判虚实。(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2021/6/27中医基础理论(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1.虚实病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实,指邪气盛,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

3、态。即邪气亢盛,正气未衰,能积极与邪抗争,故正邪相搏,斗争激烈,反应明显,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映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称为实证。2021/6/27中医基础理论实证的特征:1.常见于:①外感六淫和疠气致病的初期和中期;②由于湿、痰、水饮、食积、气滞、瘀血等引起的内伤病证;③体质比较壮实的患者。2.临床表现:外感病实证常见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而内伤病实证则表现为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气滞瘀血等各种病变。2021/6/27中医基础理论虚,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亦即机体的正气虚弱,防御能力和

4、调节能力低下,对于致病邪气的斗争无力,而邪气已退或不明显,故难以出现邪正斗争剧烈的病理反映,临床上表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称为虚证。2021/6/27中医基础理论虚证的特征:1.多见于:①外感病的后期,正气耗伤;②各种慢性病证日久,正气化生无源;③因暴病吐利、大汗、亡血等使正气随津血而脱失,以致正气虚弱。④体质虚弱者。2.临床表现:虚证常见神疲体倦、面色无华、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表现。2021/6/27中医基础理论2.虚实变化(1)虚实错杂虚中夹实:是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有实邪为患的病理状态。如气虚血瘀、气虚痰阻等。实中夹虚

5、: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的病理状态。如高热伤津液伤阴气的“阳胜则阴病”等。(2)虚实转化(因虚致实,实证转虚)2021/6/27中医基础理论(3)虚实真假真实假虚:是指病机的本质为“实”,但表现出“虚”的临床假象。一般是由于邪气亢盛,结聚体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致。真实假虚又称为“大实有羸状”。如热结胃肠而泻下稀水臭秽的“热结旁流”证;小儿食积而出现的腹泻,妇科瘀血内阻而出现的崩漏下血等。2021/6/27中医基础理论真虚假实:是指病机的本质为“虚”,但表现出“实”的临床假象。一般是由于正气虚弱,脏腑经络之气不足,推动、激发功能减退所致。真虚假实证又称

6、为“至虚有盛候”。如脾气虚衰的腹胀;气虚推动无力而出现的便秘。2021/6/27中医基础理论(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1.正胜邪退正胜邪退的发展,疾病可以较快地好转、痊愈。若正气恢复较慢—邪去正虚。2.邪胜正衰“亡阴”、“亡阳”,病情恶化,死亡。3.邪正相持邪正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一种病理过程。若正气大虚,余邪未尽,正气无力驱尽病邪,致使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称为正虚邪恋。2021/6/27中医基础理论正气邪气好转痊愈正胜邪退邪胜正衰邪气退却精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的病理性损害逐渐得到康复正不敌邪脏腑经络及精血津液的功能衰惫阴阳离决相搏恶化死亡邪退正

7、虚邪正相持邪气稽留病势迁延正虚邪恋抗邪驱邪修复调节康复侵害损伤2021/6/27中医基础理论二、阴阳失调阴阳失调,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双方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而出现的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主要说明病证的寒热变化,所谓阴阳失调定寒热。从更广的意义上讲,阴阳失调又是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精气等相互关系失调及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的概括。但由于它们都是内涵相对明确的独立概念,现在一般不再用阴阳失调来说明。2021/6/27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失调的内容:(一)阴阳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