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出血性疾病及其凝血检查特点

儿科常见出血性疾病及其凝血检查特点

ID:18883138

大小:525.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9-26

儿科常见出血性疾病及其凝血检查特点_第1页
儿科常见出血性疾病及其凝血检查特点_第2页
儿科常见出血性疾病及其凝血检查特点_第3页
儿科常见出血性疾病及其凝血检查特点_第4页
儿科常见出血性疾病及其凝血检查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科常见出血性疾病及其凝血检查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科常见出血性疾病及其凝血检查特点在这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正常的凝血及抗凝机制······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1、血管收缩2、血小板血栓形成3、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是由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相继激活而生成的凝血酶最终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因此,凝血过程可分为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生成三个基本步骤。凝血机制内源性凝血途径12kpk,1211910外源性凝血途径3,257910胶原等带负电荷表面组织损伤释放组织因子(Ⅲ因子)激肽释放酶蛋白质部分磷脂部分ⅦⅩⅡⅪⅩⅡaⅨa-Ca2+-Ⅷ凝血酶ⅨaⅩaⅩⅡaⅩa-Ca2+-ⅤⅪⅡⅪⅡaⅨⅦCa2+Ⅶ-Ca

2、2+-蛋白质部分磷脂部分Ⅺa血小板PF3PF3磷脂X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凝血酶A肽、B肽纤维蛋白单体可溶性纤维蛋白聚合体Ca2+不溶性纤维蛋白聚合体作用转变复合物Ⅶa凝血机理Ca2+凝血是一系列酶促反应,可归纳为:1、一种结局2、二条途径3、三项要素4、四组(14个凝血)因子一:抗凝系统细胞抗凝: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肝细胞体液抗凝:抗凝血酶(AT)蛋白C系统:PC,PS,APC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其它抗凝蛋白:α2–M,α1-AT抗凝机制纤溶酶纤溶酶纤溶酶纤溶激活酶UK,SK,Thrombin纤溶酶原纤溶酶Plasmin纤维蛋白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多种肽链碎片,如

3、X、Y、D,A、B、C,E、D-dimer纤维蛋白原片段X片段Y片段E纤维蛋白小分子多肽片段D片段DA、B、C二、纤溶系统1、抗凝血酶作用2、和纤维蛋白单体结合,从而抑制了纤维蛋白的聚合3、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功能4、抑制Ⅺa活化Ⅸ因子作用。★1、血浆凝血酶原(Prothrombintime,PT)[原理]组织因子(兔脑、胎盘、肺组织浸液)Ca2+血浆[参考值]11-13s[意义]为外源性途径的筛选试验延长:PT延长主要见于I、II、VII、V、X因子减少,如肝病、DIC等1.因子II、V、VII、X单独或联合缺乏2.严重纤维蛋白原降低(尤其<1g/L时)3.Vitk缺乏症、严

4、重肝病4.纤溶亢进(如DIC后期)5.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加,如SLE6.口服抗凝剂的首选监测指标:INR2-3缩短:高凝状态(hypercoagulationstate)[原理]XII因子活化剂Ca2+、磷脂(替代PF3)血浆[参考值]30-45秒(或与正常对照相差5秒以内)>正常对照10s以上者延长<正常对照5s以上者缩短★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与CT意义相同延长:1.主要检测内源性途径的凝血因子缺陷(如Ⅷ、Ⅸ、Ⅺ/血友病甲、乙、丙)2.其次检测第二、三阶段因子,如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3.严重肝

5、病、DIC.4.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5.普通肝素应用的首选监测指标[意义]缩短:高凝状态(hypercoagulationstate)(脑血栓、心梗、DIC高凝期)★3、凝血酶凝固时间(thrombinclottingtime,TT)[原理]标准凝血酶血浆[参考值]16-18s超过正常对照3s为延长临床意义主要检测凝血过程第三阶段TT延长主要见于抗凝血酶物质存在,DIC时延长。1.纤维蛋白原质与量异常2.FDP增多,如纤溶亢进3.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如AT-Ⅲ、肝素样物质4.异常球蛋白增多,如多发性骨髓瘤★4、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FG)[参考值]双缩脲法:2-4g/L<2g/L或>

6、4g/L为异常[意义]减少:1.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2.DIC(消耗过多)3.严重肝病增高:1.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急性炎症手术创伤、恶性肿瘤等2.生理性:部分正常老人,妊娠晚期新生儿出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友病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体内某些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力低下而引致的自限性出血性疾病。新生儿出血症本病原因(1)孕母维生素K通过胎盘量较少,胎儿肝内储存量低;(2)新生儿出生时肠道无细菌,维生素K的合成少;(3)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少;(4)婴儿有先天性肝胆疾病或慢性腹泻者;(5)母亲在孕期曾使用抑制维生素K代谢的药物。凝血检查特点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均

7、延长(为对照2倍以上意义更大),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正常。治疗(1)出血者给予维生素K11-2mg静脉滴注,出血可迅速停止,通常2小时内凝血因子水平和功能上升,<24小时完全纠正。(2)严重者者可输入新鲜全血或冰冻血浆10-20ml/kg,以提高血浆中有活性的凝血因子水平。(3)纠正低血压和贫血。DIC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全身微血管内微血栓的形成,消耗了大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并引起继发性纤溶亢进,造成血栓-出血综合征。两大基本病理过程:1、凝血系统被激活;2、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