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846858
大小:13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26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练习题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单元练习姓名班级一、选择题1、下列动物中,属于杂食性动物的是()A.马 B.狗 C.羊 D.老虎2、人类生长和发育所需的能量有赖于 ()A.吸收作用B.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D.蒸腾作用3、说出下列植物,可食用部分主要是植物的哪个器官:胡萝卜( )马铃薯( )甘薯( )姜( )洋葱( )玉米( )花生米( )大白菜( )藕( )小麦( )芹菜()A.根B.茎 C.叶 D.花E.果实F.种子4、现在人们喜爱吃的“绿色食品”主要是指()A.颜色为绿色的食品B.无公害、无污染的食
2、品C.转基因食品 D.反季节蔬菜5、如果陆生和水生植物大量减少,大气中急剧增加的成分是()A.氧气B.二氧化碳C.甲烷D.一氧化二氮6、人和动物不断吸收氧和二氧化碳。但大气中这两种气体却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A.放出二氧化碳,吸收氧 B.放出氧,吸收二氧化碳 C.白天放出氧,晚上吸收二氧化碳 D.白天吸收二氧化碳,晚上放出氧7、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大部分()A.用于光合作用B.用于呼吸作用C.用于蒸腾作用D.贮存在体内8、在水循环中,水蒸发量最多的是()A.海洋B.陆地C.河流D.湖泊[
3、9、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A.降低植物叶片表面及其周围环境的温度B.增加空气的湿度,有利于形成降雨C.促使水的吸收与运输D.以上三项都是10、移栽植物的时候,适当剪除一些叶片有利于被移栽植物的成活,其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B.避免蒸腾作用过多失水 C.避免大风吹倒新栽的植物 D.使移栽操作更加方便11、下列各项中能正确描述水分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界中循环途径的是() A.大气→植物根系→植物叶片→大气 B.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 C.植物叶片→植物根系→大气D.自然降水→植物茎
4、叶→植物根系→大气12、我国确定每年的哪一天为植树节?()A.9月10日 B.3月12日 C.7月1日 D.4月12日13、大自然是我们的课堂。当你和同学漫步在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时,会觉得空气特别地清新湿润,此时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C.光合作用和蒸滕作用 D.蒸滕作用和运输作用14、树木具有很强的降尘能力,下列哪一项不是树木能够降尘的主要原出()A.A、枝叶茂盛,能减少风速,使大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降落地面A.B、植物的叶表面粗糙,
5、而且多生有茸毛B.C、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质C.D、叶表面生有大量的气孔15、下列植物中,属于我国珍贵植物的是()A.水杉、法桐B.银杏、槐树C.水杉、银杏D.银杉、侧柏一、填空题1、产量居于世界前三位的粮食作物是、、。2、植物的、、、、和等器官可为人类所食用,人类还通过食用其他动物的、、及其制品等,地以植物为食。3、植物通过,将能转化为能,贮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这些有机物不仅为提供能量,还为提供能量。3、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产生;人类的生产、生活也要消耗,产生。而植物的作用,吸收,放出,使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处
6、于。4、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的需要,其余的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不断地消耗大气中的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和的平衡。5、生物圈是地球上的和的总称。6、生物圈包括 的底部、 的大部和 的表面。7、植物体内水的散失,主要以的形式,通过叶的进行的。8、植物通过作用散失水分,可以促使水的吸收与运输,协助溶解在水中的在体内运输。9、“你从雪山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东海奔去,涛声回荡有天外”这首歌曲描述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影响它的进行。10、绿色植物通过参与生物圈
7、的水循环,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是11、试根据生物圈中循环的图解,回答问题。微生物分解作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abcd枯枝落叶尸体、粪便AB煤天然气石油(1)图中A、B分别代表的生物种类是:A,B(2)图中a表示作用,b表示作用,c表示作用,d表示过程。12、一株玉米从幼苗出土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在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这些水用途如下:请你计算一下,植物吸入体内的水分,只有 %左右真正用于各项生理过程和保留在植物体内,而 %左右的水都被蒸腾掉了。13、森林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 ,如 、 等都有是由森林提供的。14、绿色植物
8、被称为“地球之肺”。它的环保作用可概括为:空气的,有害气体的,噪声的,空气温度。15、目前,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率的,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16、为保护我国森林资源,我国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