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成革说明书

-安徽合成革说明书

ID:18795341

大小:57.68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8-09-24

-安徽合成革说明书_第1页
-安徽合成革说明书_第2页
-安徽合成革说明书_第3页
-安徽合成革说明书_第4页
-安徽合成革说明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合成革说明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001-003安徽合成革说明书1第一章规划背景综述一、城市发展要素1、地理区位简介萧县位于安徽省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跨北纬33°56’-34°29’,东经116°31’-117°12’,南北长约60.4公里,东西宽约56公里,全县总面积1885平方公里。其东部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相依,北部与江苏省丰县相接,西部与砀山县及河南省永城市毗邻,南部与淮北市交界,东南与宿州市相连,东北越过江苏省徐州市即达山东省境,是苏、鲁、豫、皖四省的交界处。县城位于县域东部,东西长4Km,南北长3.8Km,城市面积约13.4K㎡,现有常住

2、人口13.2万人。2、交通区位萧县的交通优势非常突出。连霍高速公路贯穿东西,合徐高速公路连接南北,310、311国道自东向西分别从县域的北部经过,陇海铁路横贯中部,是区域沿海地区向内陆纵深推进的“桥头堡”。是皖北地区承东启西,北上南下的“十字”接点,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主要通道。3、自然环境萧县全县地形由西北向东南缓倾斜,比降为万分之一。按地形特征可分为东南丘陵和黄泛平原两大自然区。大地构造位于鲁东台背斜之徐蚌拗折带,属华北地层区鲁西地层分区之徐州—宿县地层小区。全县现有河道15条,县城范围内的主要河流有龙河、岱河、

3、三龙支河等,多为季节性河流,丰水时水量充沛,枯水时水量较少,水体有一定污染,不能作为城市供水水源。萧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处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带,兼有南方和北方的气候特点。冬季受西伯利亚高压控制,盛刮偏北风;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多偏南风,炎热多雨;秋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衰退,北方冷高压增强,气温降低,雨水减少,常伴为秋旱。一年中总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4、资源条件萧县资源条件优越。矿产品十分丰富,已探明煤炭储量7.5亿吨,高岭土储量1亿立方米、瓷土储

4、量5亿立方米,石灰石储量30多亿吨;农产品资源充裕,萧县是全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水果生产区一、畜牧业发达地区;萧县是安徽人口大县,人力资源充足;土地、旅游等资源也有雄厚的基础。5、宏观政策条件安徽省合成革产业园总体规划说明书国家实施的“中部崛起”的宏观发展战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东向发展”战略和安徽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将为萧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二、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要点(一)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相关规划内容1、规划目标到2010年,全省综合实力力争赶上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居住、交

5、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特别是农村面貌显著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和谐安徽建设取得新进步。到2020年,全省社会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赶上并力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实现我省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达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2、省域空间的综合功能定位中国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农产品基地和风景名胜旅游目的地;我国东部地

6、区产业梯度西移的“首选地”之一;全国重要的物流基地之一;长三角城镇群重要组成部分。3、城镇空间发展分区及发展战略1安徽省合成革产业园总体规划说明书皖江片区:以长江为纽带,由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宣城等城市和当涂、和县、省的枣庄市,济宁市的微山县,河南省商丘的永城市,总共涉及8个地级市。无为、芜湖(湾址)、繁昌、南陵、铜陵、青阳、桐城、枞阳、东至、怀宁、望江、潜山、太湖、宿松、宁国、郎溪、广德等县(市)组成,面积约2.60万平方公里。皖中片区:由合肥市为中心,六安市、巢湖市、滁州市为次中心,包括肥东、肥西、舒城

7、、庐江、霍邱、金寨、霍山、含山、全椒、来安、明光、天长等县(市)和长丰县南部组成,面积约2.38万平方公里。皖南片区:以黄山市屯溪区为中心,由黄山市徽州区、黄山区、休宁、歙县、黟县、石台、绩溪、旌德、泾县等区、县组成,面积约2.65万平方公里。皖北片区:包括宿州、淮北、阜阳、亳州、蚌埠、淮南各市以及凤阳、寿县、长丰县北部,面积约6.32万平方公里。分区空间发展策略:“抓沿江、强中部、促南部、带北部”。4、城镇空间格局规划因地制宜,有保有压,建构经济繁荣、环境良好的省域空间结构;实现城镇集约发展,以大、中城市特别是城市群

8、作为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战略重点。至2020年,形成以沿江、合徐—合芜—芜宣高速公路为城镇发展轴,合肥城市群、沿江城市群、蚌淮(南)城市群为城镇组合发展地区,各地级市为发展极核的“两线三片多极”联动发展的省域城镇空间结构5、皖北城镇片区产业分工由以蚌埠、淮南为中心,宿州、淮北、滁州为次中心的京沪铁路沿线地区和以阜阳为中心、亳州为次中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