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790047
大小:102.5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8-09-24
《陕西省省属事业单位招考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2015年陕西省省属事业单位招考复习资料2015年陕西省省属事业单位考试公告、报名注意事项、职位表等最新资讯及免费备考资料请点击:http://www.dwz.cn/PD572核心讲义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概述 (一)哲学的概念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当人们形成了一定的世界观后,就会按照这些观点去解释一切现象、处理各种问题,这时,世界观作为指导人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就表现为方法论。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世界观是方法论的根据,二者是相互统一的。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是自发的、零乱的世界观,还不能称为哲学。只有经过思想家自觉研究、系统阐发和逻辑论证的世界观,才能称为哲学。 所以哲学不等于一般的世界观,它是系统化和理论化了的世界观。所谓理论化、系统化,就是用一系列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世界观理论体系。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的全部哲学斗争始终是围绕着这一问题而展开的。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包括两方面: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者何为第一性的问题,是指谁产生谁、谁决定谁的问题,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根本对立的两个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二元论是指认为世界并存着物质和意识两个本原的哲学学说,以法国的笛卡儿为主要代表。二元论把意识看成是本原,显然夸大了意识的作用,贬低了物质的作用,最终导致唯心主义。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思维能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的问题,即认识论问题。对这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哲学上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凡是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就是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者和一些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但也有少数的哲学家,如休谟和康德,否认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这是不可知论。 (三)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主张唯有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着的,意识和思维不过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态,世界的同一性在于物质性。 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唯心主义主张唯有精神才是万物本原的世界观。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精神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自然界、物、外部世界是第二性的,由意识或精神所派生。在认识论上,唯心主义主张人的知识是先天就有的或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否认认识来源于外部物质世界和实践。在社会历史观上,把人类历史看做是某种先天原则和原理的体现,或者是杰出人物意志的产物,视精神、意志、动力为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1)社会根源:是指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文明发展的不充分局限了人们的认识,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自然、社会、思维的事物和现象。(2)阶级根源:是指统治阶级的有意歪曲或阶级的偏见不能正视世界的本来面目。(3)认识论根源:是指把认识过程主观化、简单化、直线化、片面化。 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表现形式虽有不同,但实质一样,都是把意识、精神当做独立实体,当做世界的本原。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个人的感觉和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主观精神创造一切、决定一切。例如,中国哲学家王阳明认为“天下无心外之物”;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对象和感觉原是一种东西”。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中国宋代程朱理学的“理”、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德国黑格尔的“绝对观念”,都是这种作为世界本体的客观精神或原则。 (四)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的主要分歧是:(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2)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经历着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曲折前进过程;形而上学则认为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上的增减或场所上的变更,没有质的飞跃。(3)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把事物的变化看做是单纯外力推动的结果。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实质,也是其他方面分歧的根源。 (五)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区别在于二者的对象不同:哲学的对象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或普遍规律。具体科学的对象是世界的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两者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联系: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认识基础;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理论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是近代哲学发展的最高形式,黑格尔是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者。但是,他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却隐藏在神秘的唯心主义体系之中。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个代表,他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和宗教神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观点。但他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时,却把黑格尔的辩证法也抛弃了。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抛弃了它的形而上学,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同时,把辩证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上一切变化的基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只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最高形式;运动的根源在于矛盾,矛盾双方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中;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运用客观规律;人们要认识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必须通过实践;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人在历史上有一定的作用,每个时代都需要而且能够产生自己时代的历史人物。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 首先表现在正确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科学地规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还表现在它是完备彻底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体系。无产阶级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的集中表现。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阶级性的内在要求。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必然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内在统一,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 4.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把它作为自己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在人类哲学发展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阶段。它无论从内容、对象以及社会作用上都与旧的哲学有着根本的不同,成为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特别是将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观中,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长期独占统治地位的局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可分割的高度统一,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有史以来最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从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确立以“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对象。从而正确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结束了以往哲学家们竭力追求的包罗万象“科学之科学”的时代。哲学既不能“代替”一切具体科学,也不能因有了具体科学而“取消”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从社会作用上看,以往的哲学“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标志着它与旧哲学根本不同的特点。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对人类历史上优秀哲学遗产的继承和总汇,又是这一哲学思想发展的新的更高的阶段。 (五)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密切联系,它是与时俱进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所谓时代精神也就是对一定时代的本质、主题和基本特征等方面的概括,它渗透在每个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各个方面。马克思主义自觉地植根于社会实践的丰厚土壤,不断地从现实生活中吮吸生命之泉,随着时代发展而丰富,科学地回答了不同阶段提出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指引无产阶级不断前进,推动文明进步。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是在中华民族面临民族独立和繁荣富强的背景下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与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第二节辩证唯物主义 一、物质和意识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一)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物质”的经典定义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角度给物质下定义的,其基本思想包括: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既包括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 列宁的物质定义,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怀疑感觉经验之外的客观实在、否认客观事物可知性的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二)物质的存在形式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变化的哲学范畴。运动包含了宇宙中各种各样的变化,从简单的位置移动到人的思维活动都是运动的具体形式。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 2.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每一种基本运动形式又可划分为许多具体的运动形式。随着实践与科学的发展,人们将发现更多的新的物质运动形式。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3.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就是静止。静止主要是指:事物的空间位置相对不变,事物处于量变阶段,保持质的稳定性,呈现出相对静止的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则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在坚持事物绝对运动的前提下,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第一,相对静止是衡量物质运动的尺度;第二,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改造不同的事物。 4.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1)时间和空间的含义及其特性。 ①时间的含义及特性。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物体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时间的一维性有两层含义:第一,对于时间的量度只需要一个数量。任何一个时刻,都可以用一个数量完全地把它量度出来、表示出来。第二,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性,时间总是沿着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方向前进的,只进不退,有去无回。 ②空间的含义及特性。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是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积。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且它同周围物体也总是存在着前后、左右和上下的关系。 (2)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离开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它就成为无法捉摸、神秘莫测的东西。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社会的物质性表现。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理论的基石,同时也为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提供了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原理的内容包括: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四)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所谓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1.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的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本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随意创造和消灭客观事物的联系。 2.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可从两方面来理解。其一,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现象、过程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联系无处不在;其二,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联系的多样性。 不同的物质运动领域,不同的具体事物之间有不同的联系,而事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又有不同的联系,联系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而联系具有多样性。 (五)意识的起源与本质 1.意识的起源。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经历了四个决定性环节(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的产生)。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器官。人脑之所以产生意识,同人脑高度发达的组织状况和复杂的结构有关。 第一,人脑的重量大,脑与身体的比重也大; 第二,脑细胞的高度分化和严密的脑组织; 第三,人脑是通过内在的生理机制来进行意识活动的。 意识活动同人脑的生理过程是分不开的,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只有同外界打交道,使人的大脑同外界发生联系,经过加工制作,才会形成关于它们的意识。所以,人脑是意识的客观物质基础,而外界才是意识的源泉。不论是正确的思想,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外部世界某种形式的反映。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或歪曲的反映。”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人们把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和综合,从个别事物中抽出一般属性加以概括,经过主观能动加工过的关于客观世界的形象、本质和关系等。 (六)意识的能动作用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与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为: 第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这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之一。 第二,意识活动是一个能动创造性过程。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现象逐步深入到本质和规律。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还能够追溯过去,预测未来。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能动地反映现实,更重要的在于能动地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转化为现实。 第三,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意识的能动性突出地表现在它能够把实际中形成的正确思想和理论作为指导,通过实践去改造世界。在整个改造过程中,是以人的全部力量和能力为手段的,人们动员了自己的全部意志和信念情感等精神因素,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奋斗。 第四,意识对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控制。 (七)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 1.质和量的对立统一。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事物的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直接规定性。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形形色色,就是因为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质的规定性。质是区分事物、划分事物界限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类认识和实践的起点。 事物的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物体的大小、运动的快慢、分子的多少和排列顺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速度等,这些都是事物量的规定性及其表现。事物量的规定性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存在的,同事物不可分离。 在对事物的认识中,认识质是基础、是前提,认识量是深化、是精确化。在科学研究中,确定事物及其结构、性质状态的性质,叫做定性研究;对事物进行数量分析、计算和测定是定量研究。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只有首先确定事物“是什么”,才能把它从千差万别的事物中区别开来;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把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马克思曾经指出:一门科学只有能够成功地应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成熟的地步。这是对认识和把握事物量的重要性的充分肯定和高度概括。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就是人们认识和实践的基本原则。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事物度的两端的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关节点是一定质的事物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变化,事物不会发生质变;量变超出度的范围,事物就会发生质变。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事物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注意“适度”的原则,不能主观随意地超越和破坏事物的度。也就是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把握“界限”。“过度”和“不及”都是没有掌握好度的表现。俗话说,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 2.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但这种统一不是凝固不变的。事物总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相互交替,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的。因此,首先有必要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和状态,即质变和量变。 (1)量变与质变的内涵。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2)量变与质变是对立统一的。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新的事物又开始了新的量变,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引起新的质变,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向前发展的,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第四,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的方面和否定的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一事物为其自身而不是他事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他事物的方面。 肯定和否定既对立又统一。一方面,肯定包含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另一方面,否定包含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 辩证的否定是由事物的内在矛盾引起的,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质变,没有否定,旧事物不会灭亡,新事物不会产生;辩证的否定又是联系的环节,它在否定旧事物时保留了其中合理的积极的东西,其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因而它是新事物和旧事物联系的重要环节。 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运动展开的必然结果。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经过两次否定,即由肯定到否定,又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展现出三个阶段:第一,肯定阶段;第二,否定阶段;第三,否定之否定阶段。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形上升。从发展的总方向上看,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上升的,辩证的否定不断推动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发展的道路上看,事物的发展总是迂回曲折的,事物的周期性与回复性联结在一起。总体来看,事物发展是前进和曲折的统一,是上升和回复的统一。 (三)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即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规律。辩证矛盾不同于人们思维中出现的逻辑矛盾。辩证矛盾即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 1.矛盾的基本属性。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对立和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一切矛盾事物具有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包括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矛盾的同一性具有多种表现形式。 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十分广泛的哲学范畴,它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矛盾斗争形式的不同,是斗争性的差别性问题,不是斗争性的有无问题。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区别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它们的相互区别既体现矛盾双方的不同性质和趋势,也体现它们在矛盾发展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 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一方面,同一性中包含着斗争性,没有脱离斗争性的同一性;另一方面,也没有脱离同一性的斗争性,即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如果把二者割裂开来,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两种错误:一是只见对立不见同一;二是只见同一不见对立。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就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正是矛盾双方的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在于使矛盾双方联为一体,提供矛盾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使矛盾双方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发展;使矛盾双方相互贯通从而规定事物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或方向。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相互结合中共同实现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片面夸大斗争性而否定同一性的作用,或者片面夸大同一性而否定斗争性的作用都是错误的。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是对立统一规律中又一重要的基本理论。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绝对性,包括矛盾无处不在和矛盾无时不有两方面。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相对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一矛盾侧面各有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绝对与相对的关系。首先,二者是相互区别的,共性一般不等于个性、个别,绝对不同于相对;其次,二者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再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这种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也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 主要矛盾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则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次要矛盾,解决好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也就比较容易解决;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也有影响,次要矛盾处理得好,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其地位可以相互转化。 在每一种矛盾中,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平衡的,有主次之分。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排斥,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事物的性质也就不同。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旦主次方面发生了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 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把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不要把两者等量齐观,更不能颠倒主次。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一)原因和结果 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2.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指导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进行科学研究、获得科学认识的前提。 第二,正确地把握因果关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条件。 第三,正确地把握因果关系,能增强工作中的预见性。 (二)内容和形式 1.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矛盾以及可能向现实转化的过程的范畴。 2.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三)本质和现象 1.本质和现象是揭示事物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范畴。 2.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现象表示本质,本质表示现象,二者存在原则的界限,不能混同。本质和现象的区别主要在于: 第一,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 第二,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第三,现象丰富、具体,本质则单纯、深刻。 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任何事物都有本质和现象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第一,现象不能脱离本质,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总是反映着一定的本质,没有不表现现象的本质,不表现本质的现象、不依赖于本质的现象、脱离本质的纯粹现象是不存在的。即使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第二,本质也不能脱离现象,本质总是现象的本质,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或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脱离现象的赤裸裸的本质是不存在的。 由上述可见,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不表现本质的现象和不通过现象表现的本质,都是不存在的。割裂本质和现象的辩证统一,就会犯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错误。 (四)可能性和现实性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客观事物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一对范畴。 2.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对立表现在:可能性还不是现实性,现实性也不再是可能性。可能作为事物潜在的趋势,它着眼于“未来”,预示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景;现实作为现存的客观实际,它着眼于“现在”,标志事物的现状。它们有质的区别,决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区别要求我们一切工作从现实出发,而不能从可能出发。况且,只有深刻地把握了现实,才能正确地估计事物发展的种种可能性,以科学的预见来指导自己进一步的活动。 (2)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性表现在: 第一,可能性和现实性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可能性包含在现实性之中,是没有展开、没有实现的现实性;现实性则是已经展开、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同时孕育着新的可能性。现实不是凭空出现的,可能之所以为可能,不仅由于它存在于现实之中,而且也因其以某种现实为依据。总之,可能性和现实性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第二,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可能性产生于现实,并将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现实性又包含着新的可能性。客观现实的发展是不断产生可能,可能又不断转化为现实的过程。一个新事物产生以前,它是孕育在现实事物之中的一种发展趋向,是处于萌芽状态的现实性,随着事物的发展,新的方面战胜了旧的方面,它便由萌芽状态的潜在的现实性转化为直接的现实性。新的现实又包含着新的矛盾,孕育着新的可能,当可能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又转化为现实。这种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转化,循环往复、川流不息,促使事物永无止境地向前发展。 (五)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与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是因果联系的进一步深化。 2.必然性与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作为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对于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则产生于事物发展中非根本的、次要的以及外在的矛盾;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偶然性则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必然性代表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则只对事物发展起着促进和延缓的作用;必然性是比较确定的、持久的,而偶然性则是不确定的、暂时的。二者所表现出来的两种对立趋势,界限是确定的。 (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表现在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第一,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必然性不是孤立创造的,它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所以,任何一个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都是通过许多偶然形式实现的,不通过偶然性而表现出来的纯粹必然性是不存在的。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第二,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凡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任何偶然性都不能完全地、绝对地摆脱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约。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于事物的范围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偶然性可以转化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四、实践、认识和真理 (一)实践的本质及其基本形式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为了正确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 1.实践的含义及要素。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这也是实践的本质。所以,实践既是人的活动,又是物质性活动。前者体现了主体性原则,后者体现了客观性原则。实践的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和实践的手段。 实践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实践的客体是指进入实践领域、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 实践的手段则是指实践主体和客体现实地联结起来的各种工具系统及其操作、控制的程序和方法。 2.实践的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的特征。 第一,客观现实性。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第二,自觉能动性。 第三,社会历史性。 (2)实践的形式。 生产的实践;处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二)认识的结构与本质 人的认识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认识工具。 1.认识主体及其特点。 所谓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认识活动的人。它有三个特点: 第一,认识主体必须以实践主体为基础。 第二,认识结构和精神素质是认识主体的本质规定。只有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并从事一定认识活动的主体才是认识主体。 第三,信息联系的范围和信息交流的能力,是认识主体社会性的突出体现。 2.认识客体及其特点。 所谓认识客体,是指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事物。客体按照它自身的性质不同,可区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认识客体也有三个特点: 第一,认识客体以实践客体为基础。实践的水平和范围决定着认识的水平和范围。 第二,在认识活动中接受主体的观念改造,是认识客体的本质特点。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第三,可知性和不可穷尽性是认识客体历史性的客观依据。就可能性来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成为认识的客体,都能够为人所认识;而就现实性来说,进入人的认识活动的客体又总是历史的、有限的,主体对它的认识也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3.认识中介。 认识中介是把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联系和沟通起来的中介系统。 认识中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物质中介。它包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工具,也包括作为感官延伸的感知工具和作为大脑延伸的思维工具,如各种观测和实验仪器、计算器和计算机及其网络等。二是观念中介。包括以观念形态存在的感知形式和思维框架,如社会通行的时空观念、范畴体系、逻辑规则和思维方式等。三是语言中介。包括自然语言系统和人工语言系统,前者诸如各个民族的民族语言、生活中的日常语言等,后者诸如各种计算机语言以及为达到特定目的而人为创造的人工语言。 认识活动是一个认识主体、认识客体、认识工具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认识主体是首要的能动的;认识客体是客观制约性要素;而认识工具则是二者的中介,是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发展的客观标志,体现着不同时代人们认识活动的不同方式。 4.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表现在:认识活动是一种主体与客体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认识是摹写、选择、建构和创造的统一。 (三)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整个人类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一,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第二,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第三,从人类知识的根源来看,人们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一,实践的发展不断给认识提供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在探索和解决新课题中向前发展;第二,实践不断给人提供大量的有关的经验材料;第三,实践的发展为认识提供了日益完备的物质条件;第四,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着认识主体的进化和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对实践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集中地表现为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按其性质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由于认识的性质不同,它的作用也就不同。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一,认识可以使人掌握客观规律以指导人的活动;第二,认识可以使人的实践具有计划性;第三,认识可以调节人的生活行为;第四,认识可以使经验上升为理论;可以使人实现对自己的认识。相反,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它妨碍人们去积极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如若把错误认识变为行动,就会造成实际的危害。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实践决定认识和认识指导实践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主体总是在实践中认识,又在认识指导下实践。离开实践就没有认识,实践又总是包含着认识。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和接受检验的过程,同时就是它指导实践、发挥认识功能的过程。认识和实践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是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内在根据。 (四)认识发展过程的两次飞跃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这是认识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有联系的: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在哲学史上表现为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可靠性,而认为感性认识是靠不住的;经验论则片面强调感性认识的可靠性,而认为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是否可靠,能否转化为现实,理性认识本身无法回答。这是认识过程中遇到的又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首先,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其次,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 再次,要把理论的正确性和现实的可行性有机结合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 最后,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认识从实践中来,主要是从群众的实践中来;认识回到实践中去,也主要是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去。辩证法的“个别—一般—个别”、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实践”、群众路线的“群众—领导—群众”,这三个公式是一致的。 (五)人类认识的辩证发展规律 认识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现实性和可能性是辩证统一的。在认识运动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实现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规律。 人们从一次实践中获得的认识是有限的,要想认识一个复杂事物,必须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同时,物质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发展过程之中,这就决定了人们的实践和认识必然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类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和总规律。 认识的辩证法原理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 (六)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不仅在世界观上是根本对立的,而且在认识论上也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是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2.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在认识论上,存在着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这是由于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而产生的。 可知论肯定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人类能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在哲学史上,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和一些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主张可知论。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是科学的认识论。它不仅同不可知论是根本对立的,而且同唯心主义的可知论根本不同,也同旧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有本质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恩格斯说“对不可知论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 3.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但它们有原则上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并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出认识是一个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七)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中国共产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个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就是关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八)认识的真理性 1.真理和谬误。 (1)谬误的含义。 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矛盾的存在、客观事物的错综复杂和种种条件的限制,可能使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不一致,因此,任何个人、阶级和集团都难以完全避免错误。 (2)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中的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 对立表现在: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真理的正确反映。谬误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它同真理有着原则的区别,二者的对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统一表现在:一是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二是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有它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是不断发展的,真理停止不前就会变成谬误。另一方面,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向真理转化。谬误之所以发生,往往是由于它超出了真理存在的条件,因此,只要再回到它原来的适用范围,谬误就会转化为真理。 2.真理的属性。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真实的道理。 真理是客观的,因为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并且可以通过客观的标准——社会实践来检验。由于真理的客观性,真理也被称为客观真理。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就必须在真理问题上批判主观真理论。多元真理论、实用主义真理观在真理问题上都是主观真理论。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①真理的绝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发展过程中本性的不变性。真理的本性就是主观和客观的符合或正确的认识,它同谬误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在真理的发展过程中,当新的真理代替了旧的真理时,不能因为真理的发展就把旧的真理看做是谬误。主观和客观的符合这个本性不会因为真理的发展而改变,这就是真理的绝对性或不变性。二是指真理内容的完全正确性。对客观世界完全正确的认识是人类认识的最终奋斗目标,人类认识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人类认识的至上性和客观世界的可知性,也说明了人类能够趋近绝对真理。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②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发展过程中内容的可变性。真理的内容是具体的,是一定条件下特定的主体对特定的对象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发展意味着这些条件、主体和客体的改变,从而真理的具体内容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二是指真理发展过程中内容的不完全正确性。在真理发展过程中,原有的真理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的历史局限性才能显露出来,从而表明这些真理内容的正确性是不完全的、近似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③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依存和渗透,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通过相对真理来实现;无数个相对真理构成了绝对真理,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人类的认识过程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④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观上的辩证法。用真理观上的辩证法看待马克思主义真理,科学的态度应当是既坚持又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我们必须坚持它,马克思主义真理又是相对的,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哲学发展史上,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但在马克思主义以前从未得到过正确的解决。唯心主义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认为真理是纯粹主观的东西,因而认为真理的标准是主观的。旧唯物主义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但由于它们不理解实践的科学含义和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因此不可能彻底地解决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正确地解决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就在于它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认识没有直接现实性,自身不能证明自身。客观实际本身不能回答主观认识是否同自身相符合。 第三节历史唯物主义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与社会基本矛盾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这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表现。在唯心史观看来,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起决定作用。因此,它们既不能说明人的思想活动的基础和动因,也无法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 1.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的含义。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其本质是社会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即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2)社会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①地理环境。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地理环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社会生产资料,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和前提;第二,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的发展,制约着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和前景;第三,它以整体方式制约人类发展,要注重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 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的必要前提,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第一,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第二,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到社会条件包括生产发展水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的性质和制度的制约;第三,地理环境只有通过生产过程或生产方式才能对人类历史产生作用。 ②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是指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密度和增长速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范畴。 人口因素的作用:第一,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条件和前提;第二,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第三,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有利或不利、加速或延缓的重要作用,但它同样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因为:人口因素不能说明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人口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不能成为引起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人口本身的生产和再生产也不是由单纯的自然规律决定的,而是由社会规律决定的。它本身及其作用要受到社会生产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③生产方式。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具体样式,其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因为: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和社会有机体的物质担当者,是一切其他社会活动的首要前提;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2.社会意识。 (1)社会意识的含义。 社会意识是指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过程,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主要包括社会心理和各种社会意识形态。 各种唯心主义,还有旧唯物主义,它们都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真实关系,以这种或那种形式把社会意识看做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或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深刻揭示了人们思想动机的物质根源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得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结论,并进一步阐明了社会意识的本质及其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从而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2)社会意识的构成。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社会意识的构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根据社会意识的主体的不同,有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之分;按照社会意识的不同层次,社会意识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依据社会意识形式中的不同部分与经济基础的不同关系,又把社会意识形式分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社会意识形态)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在社会意识诸形式中,那些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意识形式,称为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那些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在阶级社会中不具有阶级性的意识形式,如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也是社会文化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基本矛盾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①生产力的含义。 生产力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从哲学上看,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 ②生产力的要素。 生产力是在物质生产活动即劳动中形成的,生产力有三大基本要素: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先进生产力有机构成中处于核心地位。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者掌握了一定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使其智能迅速提高,劳动力结构由“体力型”“经验型”向“智能型”“科技型”发展,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投入的比例不断发生变化。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以计算机的应用为标志的现代科技革命,使机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观点的深化和发展,是对当代科技发展趋势极具洞察力的总结。科学技术处于第一生产力的地位,也就决定了它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2)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①生产关系的定义。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②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 从静态说,生产关系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个方面构成的。 从动态说,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 ③生产关系的特征。 a.生产关系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本身是客观的。 b.生产关系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是决定其他关系的关系。 c.生产关系具有历史性,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d.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 ④生产关系的本质。 a.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方面,它构成了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b.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即决定消费、分配、交换关系,决定人与人的关系。 c.生产关系本质上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①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由基本适应到基本不适应,再达到新的基本适应,这样循环往复,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这种运动过程永远不会完结,由此推动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推动生产方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集中体现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生产关系由基本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到基本不适应,再到新的基本适应的辩证否定运动,就是这一规律的生动表现。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规律是人们正确认识和揭示社会历史发展根源的一把钥匙;它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历史时期都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战略、策略、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防“左”反“右”的思想武器,它对指导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由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但它不是指一定社会中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而是指该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只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生产关系在此有两重身份:对生产力而言,它是生产关系;对上层建筑而言,它又是经济基础。生产关系是生产力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纽带和中介。生产力不能直接作用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不能直接作用于生产力,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生产关系这一中介来进行的。 (2)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组织、机构及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它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如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治机构等;另一部分是思想上层建筑,指与一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第三,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第一,在服务的方向上,具有“为我”与“排他”的双向作用。上层建筑一旦建立,就要积极地运用政治力量、法律手段和思想影响竭力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同样它也要用全部的政治力量和精神力量排除、消灭那些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异己力量。“为我”与“排他”是相辅相成的。 第二,在服务的方式上,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方式来实现的,采用“强制的”和“非强制的”两种方式。 第三,在服务的效果上,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促进作用,另一种是阻碍作用。当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而经济基础又同生产力相适应并能满足其发展的要求时,就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如果上层建筑不能满足新兴经济基础的要求,或者它所维护的经济基础本身已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它就会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总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要通过经济基础这个环节最终反作用于生产力,这是一个复杂的辩证过程。 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经济基础与社会生产力直接联系,生产力的进步首先作用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然后再通过经济基础作用于上层建筑。在生产力的推动下,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是不断变化的,上层建筑是相对稳定的,当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新的上层建筑建立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基本适合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也日益发展起来,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就变得不适合,矛盾就会越来越激化。上层建筑则成为阻碍经济基础变革的力量。因此必须变革旧上层建筑为新上层建筑,新的上层建筑才会以自身的力量促进新的经济基础取代旧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又转化为基本适合了,从而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基础上的基本适合,循环往复,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体现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它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一样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违背这一规律,人为地维护旧的上层建筑,或超越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企图“超前”变革上层建筑,同样要受到这一规律的惩罚。 学习和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它是我们科学地研究社会、认识社会各种问题的理论依据之一。只有把握了这一规律才能全面地认识和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规律。 第二,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历史经验表明,只有遵循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二、阶级、国家、社会革命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 1.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1)阶级的起源。 阶级是一种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久存在的。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在原始社会里,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没有剩余产品,没有人剥削人的可能,也就没有阶级划分的基础。到了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金属工具的出现,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开始出现剩余产品,提供了剥削的物质基础,就使阶级的产生有了可能。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和产品交换的扩大,从而引起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使一部分人利用自己占有的生产资料来剥削他人的剩余劳动,这就使阶级的产生由可能变成现实,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因此,私有制是阶级产生的根源。 (2)阶级是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列宁给阶级下了这样的定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外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选集》第4卷,第11页) 2.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矛盾的基本表现,阶级斗争的作用不仅推动同一社会形态的内部的量变过程,而且突出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的必然现象。有阶级存在,就一定会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之间的斗争。争取和维护本阶级的经济利益是阶级斗争的实质内容。 (二)国家与社会革命 1.国家。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防止和镇压被压迫阶级的反抗,必须借助于暴力机关,国家便应运而生。国家在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法庭、监狱、警察是国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国家具有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其对内职能主要是阶级统治职能,同时也有社会管理职能。对外具有保卫国土不受侵犯的职能,同时也有进行国际交往的职能。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不同的阶级建立的国家政权是不同类型的国家。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国家类型:剥削阶级国家和无产阶级国家。 2.社会革命。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社会革命主要是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即由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腐朽的社会制度。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是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旧的上层建筑维护旧的经济基础,阻挠社会前进时,必然引起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导致社会革命的发生。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社会革命的爆发和胜利需要具备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三、群众、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首先它有量的规定性,即指居民中的绝大多数,同时它又有质的规定性,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容,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总和,在阶级社会中包括所有促进社会发展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人民群众中,劳动群众即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及其知识分子,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历史唯物主义全面地揭示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要生存、要发展,首先就要有吃、穿、住、用等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然而这些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都是劳动群众创造的。如果没有劳动群众的生产活动,人们就不能生存下去,其他任何社会活动,如政治、科学和文化艺术等各种社会活动就根本无法进行,也就无所谓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为从事一切精神生产的人们提供了物质基础;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精神财富唯一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普通劳动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所以,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精神财富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抹杀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精神财富中的作用,是剥削阶级的偏见,是违背历史事实的。 最后,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不仅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还推动着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飞跃。 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通过人民群众推翻反动统治阶级来实现的,这是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的结果。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同时承认和肯定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两者是辩证的统一。 历史人物特别是在政治上的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1)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提出的进步思想、主张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他们能够成为实现某种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2)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往往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先进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有力领导者和组织者。 (3)某些剥削阶级的政治代表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采取的某些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要求,对历史的发展起着某种推动作用。 (4)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的创造性活动,促进了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也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任何杰出人物,包括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都能给予历史进程以重大影响。 对于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不能否认或夸大,否则,都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三)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同一进程的两个方面。历史唯物主义既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又从社会关系中揭示人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1.社会不断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进步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进化和变革。社会进步的必然性在于:社会进步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人民群众不断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社会发展和进步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社会形态的更替总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这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的结果,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抗拒的客观规律。 2.人的本质与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 人的价值具有两重性,即人是价值的主体,又是价值的客体。人作为价值的主体,具有要求满足自身需要的特性;人作为价值的客体,具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创造物质的或精神的财富,去满足自身和他人需要的特性。 人的价值表现为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辩证的统一,是贡献与获取、创造与享受、义务与权利的统一。 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体现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的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需要的满足。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人的自然属性是指在生物学上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性,包括生理结构、机能与需要。 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所具有的特性,也就是人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集团之间、社会集团与社会集团之间生存和发展的相互制约的社会特性。 3.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的发展,包括体力、智力、个性和才能等协调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发展的最理想的境界,体现在德、智、体、音、美、劳和谐完整的发展;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需要得到全面丰富和满足。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第四节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 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理论和活的灵魂,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这一体系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特点: 第一,科学性。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