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共 心 理 学 教 案(3)

公 共 心 理 学 教 案(3)

ID:18788928

大小:49.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9-23

公 共 心 理 学 教 案(3)_第1页
公 共 心 理 学 教 案(3)_第2页
公 共 心 理 学 教 案(3)_第3页
公 共 心 理 学 教 案(3)_第4页
公 共 心 理 学 教 案(3)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 共 心 理 学 教 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公共心理学教案(3)第四章记忆[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记忆的概念、记忆过程的规律及记忆系统的信息加工理论,了解记忆的种类、记忆过程,掌握培养中学生记忆的策略。第一节记忆的概述一、记忆的实质和作用一)定义: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人在实践活动中,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发生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所产生的印象,并不人全部消逝,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经大脑加工改造成为知识经验和形式,被保留下来,以后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保留下来的经验,还会在头脑中重新反映出来,参加到以后的心理活动之中。二)记忆的环节记忆是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人们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包

2、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三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识别并记住事物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在不同情况下恢从而积得知识经验的过经验的过程。复过去经验的过程,程。信息的输入编码和贮存提取记忆的三个环节是彼此密切联系的统一的完整过程。识记是保持的前提和基础,保持是识记的进一步加深和巩固,二者往往难以分开。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重现的必要条件,识记和保持的质量决定着再认和重现的效果。反之,再认和回忆又是检验识忆和保持效果好坏的指标,而且它还能进一步加强识记和保持。三)记忆的重要性1、记忆是人的心里活动特以连续根本保证,是心理发展的前提。没有记忆,就没有经验的积累

3、,也就没有心理的发展谢切诺失:失去记忆的人仿佛是永远处在新生儿的状态之中。2、记忆是学习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如果在学习中忽视记忆的作用,如同一个醉汉赶马车只顾往前走,不管货物困得牢不牢,到头来,只能剩下一辆空车。只有记忆,才能加深加事物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人的情感,增强意志,开拓智力,巩固动作技能,技巧,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二记忆的种类及其机制。一)根据记忆的内容来分,可以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词语,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1、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这种形象也是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运动觉的,平衡觉的等等。如

4、:形象记忆具有显著的直观性。2、语词——逻辑记忆是以语词为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所保持的过去经验是被研究过的概念、定理、公式和规律等内容。它以严格的逻辑思维过程为基础,并具高度的概括性,理律性和逻辑性。语词逻辑记忆是个体保存经验的最简便最经济的形式,它的内容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超过形象记忆。3.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情绪记忆往往是一次形成的,但其映象有时比其它记忆的映象表现得更为深刻,持久,甚至终身不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4.动作记忆是以自身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以人们过去的操作性行为内容的记忆)如对

5、书写,劳动操作及某种习惯动作的记忆。在实际生活中,各种记忆都是掺杂在一起的。比如,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头脑中既有动作概念和词语这逻辑记忆,又有教师的优美示范的形象记忆,还有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动作记忆,并常们随有一定的情绪体验。二)根据记忆内容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信息加工中的原材料,并不具备心理上的意义。1、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感觉登记)当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痕迹仍能保留瞬间的记忆形式。(如视觉中的后像),三个特点:⑴具有鲜明的形象性。⑵保持时间很短0.25~2秒之间⑶信息量很大(凡是接触的事,物都能形成瞬时

6、记忆)真正转入较长的时间的记忆数量很少,只有那些具有重要意义的瞬时记忆材料,经筛选后才能化为短时记忆。2、短时记忆(操作记忆)保持时间大约在1分种之内的记忆。如打电话。特点:⑴广度有限:7±2个组块组织的大小,则以个人的经验组织体系为转移。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段话,可以是一个动作,也可以是套技术。所以,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指组块,而不是指绝对的信息输入数量。⑵保持时间有限,1分钟之内,一般为15——30秒⑶易受干扰,不易恢复。任何性质的分心都能引起短时记忆的损失。3、长时记忆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以至终身的记忆。长时记忆是对短时记忆加工复述的结果

7、。也有印象深刻一次达成的,尤其是情绪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量是没有限制的,信息是以意义方式进行编码的。长时记忆中的储存信息一般不能直接运用,需要提取到短时记忆中才能加以应用。三)表象定义: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再眼前时,而在脑中重现出来的形象。称为记忆表象。表象的特征:1)直观性: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头脑中所再现出来的形象,它酷似原来事物,所以具有直观性,但由于事物不再面前,所以它反映的通常仅是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一些主要的表面特征,它不如知觉映象鲜明,完整,稳定它总是具有暗谈性,片断性和动摇性。2)概括性:表象

8、常久是综合了多次感知的结果,是对事物概括化了的形象。第个事物的个别特点在表象中消失了,反映的是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点。意义:表象是记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