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时势抑或人事:简论当下文学困境的历史与观念成因

文学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时势抑或人事:简论当下文学困境的历史与观念成因

ID:1878806

大小:64.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7-11-13

文学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时势抑或人事:简论当下文学困境的历史与观念成因_第1页
文学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时势抑或人事:简论当下文学困境的历史与观念成因_第2页
文学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时势抑或人事:简论当下文学困境的历史与观念成因_第3页
文学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时势抑或人事:简论当下文学困境的历史与观念成因_第4页
文学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时势抑或人事:简论当下文学困境的历史与观念成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时势抑或人事:简论当下文学困境的历史与观念成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文学现当代文学论文题目:时势抑或人事:简论当下文学困境的历史与观念成因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文学现当代文学论文题目:时势抑或人事:简论当下文学困境的历史与观念成因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历史与观念的互动关系,一方面进一步厘清八十年代”文学是人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些曾万人景从大论题的特定历史内涵;一方面欲通过指明这些在八十年代特定情境中形成的

2、特质论述,若何制约、影响着九十年代以来文学观念、思潮的嬗替与开展,以对当下文学困境问题提出和强调时势、强调理论观念自身的不成熟这些通常议论角度不同的讨论来,就是:时势只是决定文学思潮走向的重要原因,观念反思是否既承担又提升了时代赋予它的课题,才是决定一思潮是否具备历史深刻性和美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而观念的是否成功首先在于它能否既内在于此历史要求,又超越历史事变自然给出的简单力学反应关系。相对于此,对理论与观念的学院式静态衡量,无疑只具有次要的意义。  一  如何看待文化研究的迅速崛起,及其对文学批评[2]、文学理论领域迅速形

3、成的压力和侵吞,是现下中国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界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思考何以会有如此现象发生,首先被注意到的自然是文化研究在当代英语学术界的显学地位和在其它国家的迅速发展与蓬勃朝气,其次自然是中国1992年以来消费主义、大众文化、市场意识形态等的兴起为文化研究提供了英雄用武之地。确实,这两方面是文化研究在中国迅速崛起的最重要的外缘和内因。但这两方面能解释文化研究在中国的迅速崛起、引人注目和吸引一部分外专业人士转向这一方向,却不足以解释--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界何以有那么多学人,以如此令人吃惊的热情迅速起而呼应文化研究、转向文化研

4、究这一现象。我以为要解释此一现象,必须考察中国七十年代后期以来文学批评、文学理论颇为特殊的历史。因为虽然表面看从那一时期开始到现在,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已经经历了无数的事件、论争,甚至在当事人看来是惊心动魄的革命,而且从面貌上看确实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但如果我们换一个层面,即从文革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持续展开的方向和为自己若何如此展开辩护的历史理由看,我们却将发现,近二十年中国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特别是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主潮,在方向和底层逻辑上其实是相当连续的。种种在当事人

5、那里具英雄感和创造力的革命行为,和表现含蓄些的有意识的事件制造和密谋,多是在极力促成和前三十年政治意识形态与美学意识形态的断裂,接着便是使二者间的鸿沟愈加深宽。因为,在与原来意识形态断裂这一目的实现之后的绝大多数的事件、密谋、甚至当事人以为的革命,在深层次上,实质并无扭转初始断裂定型后所型构出的历史惯性和理论惯性的能力质素,而只是促使已有的理论与批评在既有的历史与理论惯性方向上越走越远而已。  马尔库塞认真研究过苏联马克思主义,对苏联二、三十年代以来形成的正统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的问题所在有着深切的认识和扼要的叙述。他在其晚年重

6、要著作《审美之维》开头便点出:”本文的目的在于:对流行于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正统观念提出疑问,以便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讨做出贡献。所谓的”正统”,在我看来,是指那种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体出发去解释一件艺术作品的性质和真实性;尤其是指那种把艺术作品看作是以某种确定的方式,表现着特定社会阶级的利益和世界观的看法。”[3]他并进一步把正统马克思主义美学观概括为如下六点:  ”1、在艺术与物质基础之间、在艺术与生产关系总体之间,有一定形的联系。因此,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的艺术本身也应当发生变革。当然,艺术同其

7、他意识形态一样,也可落后或超前于社会变化。  2、在艺术作品与社会的阶级之间,也有一种定形的联系。只有上升阶级的艺术才是唯一真诚的、真实的、进步的艺术。它表达着这个阶级的意识。  3、所以,政治和审美,革命的内容和艺术的性质,趋于一致。  4、作家的责任,就是去揭示和表现上升阶级的利益和需求(而在资本主义,上升阶级就是无产阶级)。  5、没落的阶级或它的代表,只能创造出”腐朽的”艺术。  6、现实主义(以多种不同的含义)被看作是最适应于表现社会关系的艺术形式,因而是”正确的”艺术形式。”  1949年以后至1976年以前的中

8、国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其主要发展趋向很大程度上正可描述为,引入和学习这种马尔库塞深切反思和批判的苏式马克思主义美学,并不断对之加以极端化的过程。这一极端化的顶峰就是不讲条件和媒介的”文学为政治服务”论点,和把已经很狭隘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观进一步狭隘化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