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吴方言内部词汇差异

浅析吴方言内部词汇差异

ID:18749907

大小:5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2

浅析吴方言内部词汇差异_第1页
浅析吴方言内部词汇差异_第2页
浅析吴方言内部词汇差异_第3页
浅析吴方言内部词汇差异_第4页
浅析吴方言内部词汇差异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吴方言内部词汇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析吴方言内部词汇差异卜杭宾(西安翻译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陕西西安710105)摘要:吴方言作为中国第二大方言,无论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与北方方言有着很大差异。在吴语区尤其是苏南浙北上海,各地差异不大。然而就词汇而言,由于历史演变以及地域差异,吴语区内部仍有相当一部分词汇存在差异,有些词汇独具地域特色。关键词:吴语;词汇;内部差异;地域特色吴方言(Wu)又称吴语,作为中国第二大方言,主要通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大部分地区。目前全世界有约八千万人使用吴语,在中国排第二,在全世界非官方语言中排名第十。吴语历来被称为“吴侬软语”

2、,其中尤以苏州话为代表,声音软糯清脆,优雅柔美。然而吴语在非吴语区的人看来,却好听难学。的确,即使在吴语区,虽然吴语互通性很高,但由于吴地南北差异及历史演变等因素,各地区仍有相当一部分词汇存在差异。—.吴语人称代词的复杂性众所周知,在普通话中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单数分别为“我、你、他”,复数则为“我们、你们、他们。然而,在吴语区,人称代词却相当复杂,形式多样。为方便而不致繁琐,现将吴语太湖片主要地区的人称代词以表格形式列出①: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上海话吾侬伊阿拉那伊拉苏州话吾倷俚(恩乃)伲恩笃俚笃宁波话吾恩其阿拉那其拉绍兴话

3、吾拿欧伊伢nga那牙嘉兴话吾倷伊伢nga那拉从上表可以看出,吴语第一人称代词基本相同,音近似ngou,与陕西方言的“我”nge的发音很相近,不知是否与当年泰伯从关中奔吴有关。事实上,在上海话中“吾”与复数人称代词“阿拉”早就有混用现象,最有名的当属那句“阿拉上海宁(人)”。至于第二人称“你”情况就复杂得多,很多人都知道在吴地“侬”作为第二人称代词很普遍。然而熟悉中国古典文学的人都知道在古代“侬”是作为第一人称的,如鲍照《吴歌》第二首:“观见流水还,识是侬泪流。”《晋书·武十三王传》:“道子颔曰:侬知侬知。”《玉篇·人部》:

4、“侬,吴人称我是也”。而“侬”的本意其实是“人“,戴侗《六书故》第八云:“吴人谓人侬”。"侬"在浙江中南部的一些地区仍有古语的影子,如我、你、他”说成“我侬、你侬、渠侬”。.第一人称的“侬”实际上就是从“人”义的“侬”变化过来。知道近代“侬”才作为第三人称代词使用,但是主要也局限于上海及周边地区。“侬”在宁波话中则变成了“恩”,包括周边地区如萧山绍兴也有相当一大部分人使用。“恩”当系“尔”的音变,这在古文中很常见。当然也有学者如梅祖麟认为从历史渊源来看,吴语的第二人称原来应该是“汝”。南朝民歌第二人称用“汝”,“汝”和“你

5、”在当时有明显的南北方言分别。《世说新语·排调》记载:“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皓正饮酒,因举觞劝帝而言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万寿春。帝悔之。”上述的史料记载非常明了地告诉我们,当时南方方言第二人称是“汝”,而且,这一点在当时的北人,如晋武帝,看来颇具南方地域色彩,言下之意就是当时的北方方言里,第二人称不用“汝”,否则晋武帝口中不会说出“南人好作尔汝歌”,而孙皓也不会在所作的南方民歌里连用四个“汝”字。此外,认为吴语中的第二人称来自日母鱼韵,在语音上也解释得通。当然,即使在宁波话中内

6、部也有将第二人称“你”说成“拿欧”的,音近“侬”,两种说法都存在。在笔者的家乡杭州萧山,东片地区多说成“拿欧”,南片则说成“恩”。上表中亦可以看出绍兴话的“你”和宁波话萧山话的发音几乎一样,也显示了地域之间的影响。因为萧山旧属绍兴管辖,和绍兴宁波都位于宁绍平原,地区交往密切,所以很多词汇发音都很相似。而再往北的嘉兴,第二人称的“倷”则与苏州话相近,苏州嘉兴位于太湖流域,是吴语的两大重要分区。而在清末民初苏白方言杰作《海上花列传》中则用了“耐”,与“倷”音同。然而正如上述所言,区域内部也有略微差异,但可以看出无论是“侬”、“

7、拿欧”还是“倷”主要是历史音变现象引起的,在实际交流中没有多大影响。至于第三人称,浙北主要是“伊”与“其”两种。一般认为“其”本字为“渠”,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武夷山游手记·五》)“海棠秾丽梅花淡,匹似渠侬別样奇。”(杨万里《郡圃杏花诗》)“渠会永无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可见,“渠”在吴语里主要用来指代第三人称。宋代的字书《集韵》记载道:“[亻渠],求於切,吴人呼彼称,通作渠。”明代冯梦龙编辑的吴语民谣集《山歌·月上》“约郎约到月上时,那月上子山头弗见渠。咦弗知奴处山低月上得早?咦弗知郎处山

8、高月上得迟?”。那么,“渠”又是如何演变成“伊”的呢?其实“渠”的读音在各个吴语内部方言里有很多变体,根据声母可以分四类:1.g类,比如ge,gi,g?。主要分布在浙江的婺州片、处衢片、瓯江片、台州片和太湖片的余姚、常熟。2.j类,是g类腭化而来。主要分布在太湖片的苕溪小片、临绍小片和甬江小片。比如诸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