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龋病的概述 病因学

1.绪论 龋病的概述 病因学

ID:18749072

大小:8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2

1.绪论 龋病的概述 病因学_第1页
1.绪论 龋病的概述 病因学_第2页
1.绪论 龋病的概述 病因学_第3页
1.绪论 龋病的概述 病因学_第4页
1.绪论 龋病的概述 病因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1.绪论 龋病的概述 病因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案 2006年2月制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案编号:      课程名称牙体牙髓病学授课日期2009.2.25学时2授课章节或题目绪论龋病的概述、病因学授课教师赵蕾技术职称主任医师教师资格证号963121071000632专业年级2006级本科授课方式理论( * );实验(习):(  )授 课 内 容方法、手段、时间绪论:Ø定义:研究牙体软、硬组织疾病的病因,临床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的一门学科。Ø任务和目的:保存牙体,维护牙体组织的健康。Ø发展:《口齿类要》《口腔内科学》《牙体牙髓

2、病学》第一篇龋病第一章概述1.定义:是一种在以细菌(微生物)为主的多因素影响下,发生在牙体硬组织的慢性破坏性疾病。研究内容:龋病发生的多种因素2.学习的目的:第二节龋病的流行病学常用术语¢患龋率:某时点某人群患龋人数的频率¢发病率:某时段某人群新发病人数的频率¢龋均:患龋齿数/被检人数DMF龋失补指数(DecayedMissingFilled)是龋齿数、因龋失牙数、龋补牙数的总和,分为D

3、MFT指数DMFS指数龋病好发部位:46,36>47,37>16,26>17,27>双尖牙>18,28,38,48>13-23>43-33;窝沟>邻面>颊面>颈部理论、多媒体幻灯、10分钟理论、多媒体幻灯、15分钟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案 2006年2月制授 课 内 容(续)方法、手段、时间现代人龋病的流行情况¢受各区域经济文化水平的影响呈现不同的患病率同一人群的患病率呈现低→高→低的趋势第二章病因及发病过程第一节牙菌斑生物膜¢定义:牙面上胶粘的微生物乐于生存的生态性实体¢结构:菌斑-牙界面、中间层、菌斑

4、表层¢组成:80%水和20%固体;以菌体蛋白质为主¢形成和发育:获得性膜;细菌附着获得性膜的形成:获得性膜的结构Acquiredpellicle唾液蛋白选择性地吸附于牙面及修复体表面,形成一半透明均质的无细胞有机膜。由表面膜和表面下膜组成。获得性膜的功能:修复或保护釉质表面;改变釉质的渗透性;影响口腔微生物对牙面的附着;作为微生物的底物和营养细菌附着非特异性的吸附;特异性的附着;细菌间相互拮抗、相互协同的作用;细菌的种类:牙菌斑微生物学内源性感染疾病;正常菌群的失调;特异性或非特异性菌斑学说菌斑微生态系

5、的作用;微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及排斥特异的致龋菌血链球菌;Streptococcussanguis;革兰氏阳性,需氧,最早定居。葡聚糖致龋,菌数与龋损程度呈负相关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mutans,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或厌氧,口腔常居菌,人类龋中检出率较高的是S.mutans及S.sobrinus(生物型)Smutans的致龋性:黏附性,产酸性,耐酸性Smutans的黏附性¢菌体内的葡糖基转移酶GTF作用于食物中的蔗糖产生胞外多糖¢其中1-3链的非水溶性胞外多糖使菌体黏附于牙面Smutans

6、的产酸性和耐酸性¢具有较多的产酸酶和基质¢在pH4.3的环境下也能生存理论、多媒体幻灯、20分钟理论、多媒体幻灯、30分钟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案 2006年2月制授 课 内 容(续)方法、手段、时间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sp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或厌氧¢扩大龋损(根面龋、深龋)而不是始动菌¢产酸致龋,黏附性差放线菌¢Actinomycesspp,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代表菌:粘放¢菌毛参与了菌体黏附于牙面,因此成为龋损的始动菌是产生根面龋的主要细菌牙菌斑的致龋性¢菌斑不等同于龋损¢只有达到临

7、界PH值的菌斑才有致龋性    第二节食物因素¢食物的性状¢食物的成分:糖、磷酸盐、蛋白质、微量元素¢饮食习惯和进食频率第三节宿主¢牙:形态,结构,排列¢唾液:物理性质;成分¢免疫唾液的主要组成分¢水:占99%以上¢固体成分:不足1%l无机物约占0.5%,主要包括钾、钠、钙、氯化物,重碳酸盐和无机磷酸盐等l有机物约占0.2%,主要是各类蛋白质唾液对龋病的影响免疫¢变形链球菌与免疫主动、被动疫苗;变链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抗龋免疫反应以体液免疫为主,细胞免疫为辅第四节其它因素¢年龄:乳牙、年轻恒牙

8、、老年人理论、多媒体幻灯、15分钟临床病例介绍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案 2006年2月制¢性别:男低女高¢遗传与家族:有¢种族:与环境和饮食习惯的影响¢地理:土壤、大气第五节龋病病因的过去学说¢Miller(1889)的化学细菌学说:¢Gettlieb(1944)的蛋白溶解学说¢SchatzMastin1955蛋白溶解鳌合学说:龋病的现代病因学说:微生物、食物、宿主、时间四大因素缺一不可。教学重点、难点龋病流行病学;龋病病因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