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技术—医学课件

吸痰技术—医学课件

ID:18703139

大小:4.77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9-21

吸痰技术—医学课件_第1页
吸痰技术—医学课件_第2页
吸痰技术—医学课件_第3页
吸痰技术—医学课件_第4页
吸痰技术—医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吸痰技术—医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吸痰技术神经内科张维病例介绍患者,男,62岁,以“脑干梗死”之诊断于3月30日于11:26由心内一科转入我科,T:37.2℃,P:110次/分,R:21次/分,BP:233/137㎜Hg,神志清,精神差,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应灵敏。言语不利,吐字不能,呈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四肢肌张力低,左上肢肌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Ⅱ级,右上肢肌力V级,右下肢肌力Ⅱ+级。转入后给予一级护理,告病危,重症监护,鼻塞吸氧2L/min,心电监护,鼻饲流食。既往史高血压30年,2型糖尿病病史5年,4年前曾患脑梗塞,遗留右侧肢体偏瘫。现病史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不利,吐字不能,头颅MRI提示:脑干梗死

2、重要体征吞咽困难,呈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四肢肌张力低,左上肢肌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Ⅱ级,右上肢肌力V级,右下肢肌力Ⅱ+级。临床诊断脑干梗死梗死的相关知识一、定义: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二、临床表现:起病缓慢,以头晕、恶心呕吐、偏瘫、失语、吞咽困难、偏身感觉障碍等,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脑水肿、昏迷甚至死亡。护理诊断1.高血压2.有窒息的危险3.有受伤的危险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5.躯体移动障碍6.清理呼吸道无效7.生活自理能力缺陷护理要点1、休息与体位:急性期卧床休息,头部不宜过高,做好心理护理。2、饮食护理:给高维生素,纤维素及营养丰富

3、的饮食,以保持大便通畅,起病24-48小时,仍不能自行进食者可鼻饲流质饮食,避免吸人性肺炎。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血压,呼吸,脉搏、神志,瞳孔、肌力的变化,4、加强基础护理,按时翻身,叩背,预防压疮及坠积性肺炎。5、瘫痪护理:瘫痪肢体做好良肢位摆放,预防肌肉萎缩和足下垂。吞咽困难给予手法按摩及吞咽功能训练;失语给予语言训练,偏瘫给予肢体被动和主动功能训练,每次20-30分钟,每日2-3次,6、恢复期要进行瘫痪肢体被动运动,按摩,针灸等,并加强语言训练,促进早日康复。吸痰技术目的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2.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3.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吸痰注

4、意事项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2.吸痰前后应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s,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4.吸痰手法是从插管的适宜深度轻轻左右旋转向上提起吸。5.吸痰管的型号、软硬度均应适宜。6.一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重复吸痰应间隔3—5分钟。7.吸引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是否改善、吸出物的性状及病情变化。病人一旦发生缺氧的症状,如出现发绀、心率下降等时,应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8.插管

5、时不可有负压,以免损伤呼吸道或口腔黏膜。9.吸痰器的贮液瓶不可过满,及时倾倒。鼻塞给氧技术目的1.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2.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氧气筒放置阴凉处,切实做好(防火、防油、防热、防震)。2.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调节好氧流量后,再与患者连接。停止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3.持续吸氧的患者,应当保持管道通畅,每日更换湿化瓶和氧气管,双侧鼻腔交替插管,面罩吸氧时,注意检查面部、耳廓皮肤受压情况。4.观察、评估患者吸氧效果。5.氧气筒内的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指针在5㎏/

6、C㎡时不可再用,以防再次充氧引起爆炸。6.氧气筒“空”“满”标识清晰,以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7.新生儿吸氧应严格控制用氧浓度和用氧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