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699475
大小:847.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9-21
《蔡伟忠老师著作《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读书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读书笔记[美]蔡伟忠著作者介绍蔡伟忠老师美国加州大学学前教育博士资深幼儿园培训师及教育环境设计师二十八年培训国内外幼儿园教师经验广东和深圳幼儿园讲师团的首席导师(即培训那些培训幼儿园老师的老师)、广东学前专业委员会游戏与玩具研究部执行主任,深圳学前专业委员会理事,协助制定相关的幼儿教育策略和方向,曾任北师大客席博士生导师,是教育部、地方教委和多所师范大学认可的专家,也参与到制定教育部相关教育策略。著作有:《唠叨以外的教育法》,《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跳出传统思维的园本教研》等个人博客:524816626.qz
2、one.qq.com邮箱:524816626@qq.com微博:t.qq.com/caiweizhong我把幼儿园建立常规的深层意义归纳为这几点第一,利用低幼孩子“还没有太多自己想法”的特点,运用环境塑造“有价值的行为习惯”;第二,利用低幼阶段孩子“具体形象思维的固着性”(即不会灵活变通)的特点,强化或者重新塑造孩子理所当然的秩序感(宇宙的万事万物都隐藏着规律,孩子自有生命开始就有秩序感,但往往在出生后遭到破坏),为以后对生态的认识和尊重奠基;第三,到高幼阶段,当抽象思维开始萌芽时,老师就可以教育孩子规则背后的意义是“尊重”,是“公平”。尊重是有些事情就算你不
3、喜欢也得做,公平是有些事情你不同意的也得全力支持,而判断的基本原则是“会不会影响到别人”。同时让孩子学习制定规则,执行规则,学习解决矛盾冲突的方法,为未来融入社会奠基。这也是幼小衔接的重要一步,因为只有建立常规意识后,孩子才能够在学校好好学习,以后才能够好好融入社会。可以说,建立常规是孩子从以自我为中心到以社会群体、以自然生态为中心的一个发展过程。内化的标准是“当老师不在、没有奖罚时的真实行为。采用命令方式建立的常规不但不能够内化,还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到大班,孩子的行为反弹可能性更大,老师的管理就更累。爱和耐心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方法跨越了直观行动
4、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形象思维的三种思维模式遵守常规的意识需要建立在社会交往的经验基础上渐进式区域教学法:通过由封闭到开放的环境,让孩子能够从少到多地交往、逐渐适应。具体做法是:首先把孩子分布在不同的封闭区域中,区域与外面是隔开的,孩子在这个封闭的区域内跟少数孩子(一两个)交往,这样孩子就有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更有效地、不受打扰地发展自身的社会交往能力。老师也不用一下面对这么多的孩子,只是在小组里处理问题,影响面降低,管理工作相对就容易一些。这些阻隔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减少孩子乱跑的几率。当这些孩子能够在小范围里遵守常规,懂得交往的方法、技巧后,我们就把这
5、些区域从封闭逐渐扩展到开放,可能一开始区域里就只有两个孩子,慢慢增加到三个、四个,最终到大班时根本不存在区域的形态,区域只是在心里,孩子知道在不影响别人的前提下,自己有选择的权利。“渐进式区域教学法”的口诀是:“从封闭到开放,从有形到无形”。“渐进式区域教学法”可以多方兼顾,既不会让孩子变成一个盲目服从的人,丧失自主性,又不会让他变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常规的含义一、学会听老师的指令二、按照时间表和要求进行活动三、遇到问题如何处理四、按照规定取放物品五、不能够做的事“还有五分钟就要收拾玩具了”,不如“你们还可以多玩五分钟”孩子不遵守规则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种原
6、因是要求超出了孩子的能力。我看到有些老师要求小班孩子收拾一大筐雪花片,但小班孩子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做到,于是做一下就失去耐心了。另一个经常碰到的例子是老师要求孩子排队,队伍太长,等待的时间远远超出了孩子的耐心,孩子开始还能够保持安静,但是等久了就开始说话。这些超出孩子能力的要求勉强去做,只会让孩子厌恶、讨厌,根本不可能建立良好的常规。第二种原因是孩子情绪不好。孩子前一晚睡得不好,或是饮食不好、身体不舒服,这在小班经常碰到。因为情绪不好,所以不想做。老师要根据孩子平时的情况进行判断,如果孩子平时都很守规则,今天突然不同了,老师就要注意让他到隐私区休息或在旁边休息,
7、别给他太多压力。第三种情况是幼儿在家已经形成了不良习惯。我曾经见过孩子喜欢跷脚,就是因为在家学习了父母的坐姿。还有更严重的是用积木模仿打牌,这些都家庭教育的问题。有效的解决方法是角色转换法,即告诉孩子他的身份是这个班的孩子,他是独特的,和其他人不同,其他人(包括父母)做的事是其他人的事,他只能按照这个班规则去做。这种思维能够让孩子对社会的不良现象产生免疫能力。第四种原因是幼儿还没有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对这种孩子就是和他一起做,有耐心地慢慢教导。最后一种原因则可能是孩子想引起老师的注意,老师的惩罚也是一种关注,所以有老师奇怪,为什么不管怎样惩罚,孩子都改不了他的
8、坏习惯,其实是因为孩子就想老师关注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