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678280
大小:3.40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8-09-20
《细胞生物学线粒体(生物医学工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线粒体是1850年发现的一种细胞器,1898年命名。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形成ATP的主要场所。1850年,德国生物学家RudolphKölliker第一个发现线粒体,并推测--这种颗粒是由半透性的膜包被的。1898年对线粒体进行命名。1900年,LeonorMichaelis用染料Janusgreen对肝细胞进行染色,发现细胞消耗氧之后,线粒体的颜色逐渐消失了,从而提示线粒体具有氧化还原反应的作用。1948Green证实线粒体含所有三羧酸循环的酶,1949Kennedy和Lehninger发现脂肪酸氧化为CO2的过程是在线粒体内完成的,1976
2、Hatefi等纯化了呼吸链四个独立的复合体,Mitchell(1961-1980)提出了氧化磷酸化的化学偶联学说,从而证明了线粒体是真核生物进行能量转换的主要部位。线状颗粒状光镜下形态大小直径约0.5~1um故名线粒体一、线粒体的形态图1成纤维细胞线条状线粒体图2家兔肝脏细胞颗粒状线粒体图3蝙蝠肝脏细胞棒状线粒体形态多变性:线状粒状(低渗膨胀)粒状线状(高渗伸长)短长(生长)鼠动脉平滑肌细胞细胞核染成蓝色,绿色示线粒体,红色示肌动蛋白纤维线粒体围绕着精子尾部鞭毛的中轴数目多变性:不同细胞中数目不同,约1--50万个不等。一般代谢旺盛细胞中线
3、粒体多,反之则少;外膜内膜基质(内腔)膜间腔(外腔)线粒体超微结构:二、线粒体的结构1.外膜外膜是线粒体外表面的一层单位膜,厚度是5-7nm,平整光滑,和内膜不相连接。在外膜上有排列整齐的筒状体,成分为孔蛋白,筒状体上有2-3nm的小孔,分子量在10000以下的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小孔进入到膜间隙。2.内膜内膜位于外膜的内侧,也是由一层单位膜组成,比外膜稍薄,平均厚度是4-5nm。内膜将膜间隙和基质分开。内膜的通透性很小,分子量大于150的物质不能通过,具有高度的选择通透性。3.嵴与基粒1.嵴线粒体内膜向内突伸就形成了嵴。嵴的形成增大了内膜的表面积。如
4、肝细胞中线粒体内膜的总面积大约是外膜的5倍,几乎占去了整个细胞膜的1/3。2.基粒在线粒体的内膜的内表面上有许多带柄的小颗粒称为基粒,也称ATP酶复合体。基粒与膜面垂直排列,粒间相距10nm左右,据估计每个线粒体有104-105个基粒。外膜基质(内腔)基粒内膜嵴膜间腔(外腔)外)内腔(与基质相通)(内腔)基粒的结构:头部(ATP酶复合体)基片ADP+PiATP头部(ATP酶复合体)基粒柄部基片(插入膜中)基粒是氧化磷酸化的结构部位,其化学本质是F0F1ATP合成酶柄部三、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和酶的分布蛋白质,占65-70%,其中内膜占60%脂类,占25-
5、30%,大部分是磷脂内膜的心磷脂含量极高,胆固醇含量极低。特点:1.含酶最多的细胞器;2.内膜为膜蛋白最丰富的膜;3.唯一含DNA的细胞器。基质标志酶-------苹果酸脱氢酶外膜标志酶------单胺氧化酶内膜标志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膜间腔标志酶-------腺苷酸激酶四、线粒体的功能线粒体主要功能是: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细胞氧化:指依靠酶的催化,氧将细胞内各种供能物质氧化而释放能量的过程。由于细胞氧化过程中,要消耗O2并放出CO2和H2O,所以又称为细胞呼吸糖、脂肪细胞质丙酮酸和脂肪酸线粒体氢通过电子传递
6、链到达氧生成水,同时ADP磷酸化生成ATP乙酰coA(三羧酸循环)细胞氧化的基本过程糖酵解(胞质)丙酮酸(胞质)乙酰辅酶A(内膜)Kreb’s循环(基质)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内膜与基粒)线粒体基质细胞质三羧酸循环NADNADH2三羧酸循环草酰乙酸柠檬酸异柠檬酸琥珀酸辅酶A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乙酰辅酶A线粒体内膜上的两条呼吸链NADHFMNCoQbCaa3C1O2FADH2TransportofelectronsfromNADHTransportofelectronsfromFADH2抗霉素A阻断点ATP合成酶(ATPsynthetase)小结1.糖
7、酵解------胞质基质2.乙酰CoA生成------Mi内膜3.TAC------Mi基质4.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Mi内膜与基粒能量生成1葡萄糖2ATP+2丙酮酸酵解氧化磷酸化2丙酮酸38ATP34ATP2ATP五、线粒体的半自主性1.线粒体有独立的遗传系统1.mtDNA是环状,裸露,信息量较小,有独立的编码系统,和细菌DNA相似。2.mtDNA可进行自我复制,转录自己的mRNA、tRNA、rRNA3.有自己的核糖体,能独立合成线粒体蛋白质(电子传递链酶复合体中的亚基:细胞色素C氧化酶、ATP酶复合体F0的亚基等)4.mtDNA所用遗传
8、密码和“通用”的遗传密码不完全相同。线粒体遗传系统受核遗传系统的制约1.mtDNA复制所需的DNA聚合酶是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