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671382
大小:60.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9-20
《中国危重病急救2010年11期.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的解读李春盛·述评·每5年一次的由国际复苏联合会(ILCOR)和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制定的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急救(ECC)指南终于在2010年10月18日同时在《循环》杂志(Circulation)和《复苏》杂志(Resuscitation)上发表,本指南与2005指南相比有很大进展及亮点,现将变化及亮点进行解读并介绍如下。1对2010指南的解读1.1生存链的重要性:心搏骤停复苏是一个连续过程,患者突然倒地时,现场目击者施救的首要任务不是判断有
2、无脉搏,而是只要无呼吸或叹息样呼吸者即应进行胸外按压,并呼叫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前来救治。如是非医护人员仅进行胸外按压即可,不得停顿,按压应有力、快速,附近有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时即可进行除颤,如无AED应连续胸外按压,直到急救人员到现场进行除颤。除颤用双向波,应从低能量170J到200J,只做一次,再继续CPR,在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立即转运到急诊医疗中心进一步实施高级心脏生命支持(ACLS)及心搏骤停后的治疗。只有这样连续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才能使心搏骤停患者的复苏出院存活率明显
3、提高。因此,2010指南在以前四环相扣的基础上加上心搏骤停后的治疗,即生存链由过去的四环增加到五环。1.2处理好基础生命支持(BLS)、ACLS和心搏骤停后治疗的关系:BLS是ROSC的基础,如果没有BLS的成功就不能实现CPR的成功,BLS从过去的A—B—C,过渡到本指南强调的C—A—B,即从过去2005指南强调的打开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过渡到先胸外按压再开通气道并进行通气,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减少由于呼吸而浪费时间,尽快进行胸外按压。新的证据表明,只有不间断地有效地胸外按压,才能达到ROSC。除此
4、之外,BLS是一个相互协调的系统动作:胸外按压要快,频率100次/min;按压深度成人应在5am,儿童应在4am;每次按压应使胸廓充分回弹。只有三者协调一致,才能达到最佳BLS的目的。如果说BLS是复苏的初级目标,那么心搏骤停后的治疗是使心搏骤停患者达到出院存活的远期目标。因此,前期工作如BLS做得再好,在心搏骤停后的治疗期间未进行多学科参与,系统综合地进行器官功能评估支持,即优化血流动力学、改善代谢及神经功能、及早亚低温治疗等一系列评估监测,就不能降低神经系统缺陷,达到提高生活自理出院存活率的目的。而建
5、立在BLS和心搏骤停后治疗之间的桥梁就是在ROSC后及时地进行ACLS,及时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静脉通路和对症处理一些复苏之后的症状,并及时转运到有条件的急诊救治中心。1.3教育的重要性:与2005指南相比,2010指南最重要的特点是强调教育的重要性,CPR—ECC指南说到底是一个技术性文件,对广大医务工作者起到指导和教育作用。从CPR作为一个起死回生术之日起,其实施对象是每日发生的心搏骤停患者,而实施者则为医务人员及不懂医术的现场目击者。因此它不仅是一个医学技术问题,而且涉及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
6、文素质提高。从社会体系讲,对公民进行CPR训练,使得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亲手将濒死者救活。从急诊急救体系出发,CPR应是社区公众掌握的简单、有效、廉价的救命技术,它会为院前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进一步救治后,再转运到医院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病房(ICU)赢得时间。这一过程应由全社会参与,从政府到公众,从社区到EMSS到急诊科到ICU。CPR生存链每个环节中(早期识别、及早CPR、早期除颤、ACLS转运和心搏骤停后治疗),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育,因而更加凸显了CPR教育的重要性。为什么指南报道心搏骤停出院存活率的地区
7、或国家差异相差5倍之多,其原因关键是全社会公众对CPR是否认识和掌握,急救链是否通畅,BLS是否规范和过硬,这就是教育的重要性。因此,2010指南除强调简化CPR操作流程外,对现场目击者的要求是只按压、无需通气,并强调持有BLS证2年DOI:10.3760/ema.j.issn.1003—0603.2010.11.001作者单位: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万方数据·642·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0年11月第22卷第ll期ChinCritCareMed,November2010,V01
8、.22,No.11时间太长,应不间断反复练习,通过教育使全社会对心搏骤停者做到迅速反应,呼叫EMSS,即进行胸外按压,并激活急救生存链系统,以此环环相扣,使心搏骤停救治成功率提高。1.4尽快将CPR科学转化为临床实践:2010指南另一特点是,将自2005年到现在为止5年间关于CPR研究的重要文献通过现场会议、电话会议、在线研讨会进行回顾、分析、评价、讨论,在此基础上进行证据评估、分析和分类及科学证据总结,将已为实践证实的科学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