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知识—医学课件

登革热知识—医学课件

ID:18662317

大小:566.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9-20

登革热知识—医学课件_第1页
登革热知识—医学课件_第2页
登革热知识—医学课件_第3页
登革热知识—医学课件_第4页
登革热知识—医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登革热知识—医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登革热为什么要学这个病?可发生大流行发病者:症状突出登革出血热增加,死亡率增加重要的虫媒传染病一、简况登革病毒引起伊蚊(埃及伊蚊或白蚊伊蚊)传播发热性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突起发热、骨关节肌肉痛、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根据是否存在同时存在的血液浓缩和血小板减少登革热:典型、轻型、重型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三、流行病学传染源:在城市,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在丛林地区为自然疫源性疾病,猴为主要传染源;传播媒介-伊蚊埃及伊蚊东南亚、海南省白蚊伊蚊太平洋岛屿、广东、浙江易感性:新流行区:均易感地方性

2、流行区:儿童为主感染后免疫力:同型:长期其它型:短期交叉保护性免疫伊蚊流行情况1779年首次报道200年来,在热带各国流行:超过100个国家1953年,人们才认识是由登革病毒引起我国1938年后近35年无本病流行流行特征:地理分布-地区性世界性分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加勒比海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台湾季节性夏秋、雨季,5~10月一定流行方式由市镇向农村蔓延;突发性,集中发病特点;周期性病毒病毒血症单核巨噬细胞第二次病毒血症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潜伏期、产生抗体淋巴结肿大骨髓抑制血管通透性↑皮疹、出血炎

3、性物质骨、关节痛发热等毒血症状病理涉及全身脏器,以退行性变和出血为主;主要包括肝、心、肾、脑的退行性变,关节附近的水肿,心包、心内膜、胸膜、胃肠黏膜、肌肉、皮肤、神经系统不同程度的出血;五、临床表现潜伏期:4~8天,由于病毒型别和病人免疫机能不同,呈现非常大的差别;△典型:分为潜伏期、发热期、低血压期和恢复期;1.发热:急起(80%)高热39~41℃短程2~7天不规则热或双峰热:退1~2天,再发热,70%有畏寒;伴发毒血症状:骨、关节、头、肌肉痛程度重,又叫断骨热(breakbonefever)发热后出现,可持续数周四肢,

4、关节及脊背极度疲乏,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黑边等;颜面、颈、胸背充血,结膜充血,似“酒醉貌”,2.皮疹——多型性、阶段性早期:皮肤充血第3~6天出现:斑丘疹或麻疹样,猩红热样分布于躯干、四肢,但手掌及脚底无持续3~4天,不脱屑血小板过低:瘀点、瘀斑;3.出血:5~8病日,25%~50%有不同程度或部位出血。4.全身性的淋巴结肿大(触痛明显)肝肿大。△轻型:低热,疼痛轻,皮疹少,淋巴结肿大,病程短,常被忽视。△重型:早期类似典型登革热,3~5天后突然加重,出现:脑膜脑炎,严重出血六、并发症急性血管内溶血最多见精神异常其他:心

5、肌炎、肝、肾损害、眼部病变等实验室检查1.常规检查:白细胞(2-3天开始减少,4-5天最低,1周后恢复),25%-75%有血小板减少动态红血球压积其它有用检查:肝功能、尿常规2.血清学补体结合试验1/32凝集抑制试验1/1280特异IgM抗体检测(ELISA)双份血清:4倍增高确诊意义3.分子生物学检测核酸杂交、RT-PCR4.病毒分离确定血清型可用细胞或蚊子分离早期血标本较困难和危险七、诊断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区,流行季节非流行区:有无流行区旅游史临床特征:起病急,高热,全身疼痛,皮疹,出血,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

6、:疾病监测血清学:临床诊断病毒分离:感染血清型八、鉴别诊断发热伴皮疹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流感、麻疹、钩体病、斑疹伤寒,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非感染性疾病:药物疹、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九、治疗1.一般治疗:隔离完全退热,至少5天。2.监测:血压、尿量、血小板、血球容积等。至退热后24~48小时3.抗病毒:利巴韦林最重要的治疗:对症治疗:高热:物理降温,慎用退热药脱水:及时补液,但不滥用静滴严重毒血症:肾上腺皮质激素出血:止血药,输新鲜血脑型:脱水剂,激素十、预防控制传染源:隔离患者不足以控制切断传播途径:最重要,防蚊、灭蚊

7、预防接种:疫苗在试验阶段早发现、早诊断、及早就地诊断登革出血热DengueHemorrhagicFever一、概述登革热的严重类型,多见于儿童。临床特征:发热、出血、休克、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病死亡率高WHO的诊断标准有典型登革热的症状;明显的出血现象;血小板下降;入院时血细胞比容较恢复期增加20%以上;病毒分离与血清学检测为确诊依据;二、病原学:Ⅱ型常见三、流行病学△多发生于登革热地方性流行区△多发于儿童,我国以青壮年为主四、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二次感染:两个不同型别的感染抗体增强作用△病毒株:与病毒的毒力、变异有关五、临

8、床表现及诊断标准1.前驱期:2~5日典型登革热临床表现2.出血表现:皮肤黏膜出血,多器官出血,束臂试验阳性3.血小板减少4.血液浓缩,红细胞比容≥20%分型:无休克:DHF出现休克:DSS六、治疗病死率:不治疗:50%,治疗:3%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抗休克:积极补液,扩容,皮质激素出血:止血、输血及血小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