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383515
大小:2.31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8-08-30
《登革热培训医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登革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登革热的诊断与治疗登革热(denguefever)是由登革热病毒所引起,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突起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皮疹,白细胞减少,部分病人有出血倾向。重症病例可发生严重内出血、休克等。病原学登革病毒归于黄病毒属,B组虫媒病毒不耐热,50度30min,或100度2min均可灭活可分为4个血清型(Ⅰ,Ⅱ,Ⅲ,Ⅳ)4型之间有交叉反应主要发生于市镇人口集中地区,发病与布雷指数有关雨季为发病高峰季节广东省5~10月流行,其中8、9月份为高峰有一定的周期性(4~5年)流行特点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主要媒介白纹伊蚊孳生
2、于房屋内外的浅水及积水中成蚊白天吸血,嗜人血人群普遍易感,以青壮年居多在流行期间,隐性感染者的数量可达全体人群的1/3,隐性感染者和患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特别是隐性感染者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1~4年免疫力,对异型病毒仅有短暂免疫力人群易感性和免疫力有利于DF流行的因素登革热病毒(带毒蚊、人、兽)输入自然气候伊蚊密度屋内处积水容器居民养花、养莲建筑工地积水水缸积水发病机制发病机制未明:ADE、毒力变异及宿主背景体液中的抗体可促进病毒在复制,并可与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抑制骨髓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导致其减少,全身微小血管损伤导致出血倾
3、向及其蛋白渗出。典型登革热急性起病,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热程3~7天;热型多不规则或双峰热;头痛,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大部分有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典型体征多样性皮疹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表浅淋巴结肿大束臂试验呈阳性出血倾向(多于病程5~8天)重症登革热的特征临床特征:严重的出血、血浆渗漏及器官损伤包括以下三种类型: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症其他重症病例登革出血热(DHF)临床特征:高热明显出血倾向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血浆渗漏表现:腹胸水、胆囊壁增厚低蛋白血症HCT超过正常值20%以上登革出血热严重程度分级Ⅰ级:有发热、皮疹、束臂试验
4、阳性、血小板减少、血液浓缩等Ⅱ级:除有Ⅰ级的表现外,伴有出血Ⅲ级:有轻中度休克(血压下降、脉速、皮肤湿冷、烦躁等Ⅳ级:休克程度深,血压和脉搏测不出登革休克综合征DHF基础上出现循环衰竭表现:心动过速、四肢湿冷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大于3秒脉搏弱或测不到脉压缩小或期测不到血压等休克表现登革热早期诊断指标近两周疫区旅游史、急起发热、头痛等束臂试验阳性及皮疹等白细胞发病早期显著减少,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绝对计数低AST及ALT水平升高血小板下降,1/2~3/4病例减少病原学诊断一、检测特异性IgM免疫层析快速敏感性稍差MacELISA较快敏感性较好二、NS1抗原检测:早期诊
5、断三、实时荧光RT-PCR可以同时分型,敏感性较好需要较多设备条件和经验,受采样时间影响诊断要点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诊断类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疑似病例流行病学资料:15日内疫区旅游史等典型症状及体征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加血常规:血小板减少,白细胞总数减少(登革热流行已确定时)或再加单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散发病例或流行尚未确定时)实验室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加以下任一项: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IgG阳性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长从急性期病人血清、血浆、脑脊液或尸解脏器中分离到病毒或检测到抗原RT-PCR检测登革病毒R
6、NA或测出相关基因系列鉴别诊断麻疹、猩红热、基孔肯亚热、流感等恙虫病、伤寒、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血液系统疾病并发症消化道出血,阴道出血等中毒性肝炎精神异常病毒性心肌炎急性肾炎急性血管内溶血治疗要点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早期)对症治疗物理降温,慎用解热镇痛药。止血、升白细胞药物、输入血小板,及时纠正休克。登革热的预防预防是防治登革热的关键措施。当地一旦发现病例,灭蚊、防蚊是防止登革热流行的唯一有效措施。灭蚊主要是消灭孳生地,要清除室内外积水,填平洼地,疏通沟渠,使蚊子无产卵之地。可使用杀虫剂喷洒室内外,使成蚊密度降至最低水平。还可用蚊帐、门窗纱网防蚊,用蚊香、
7、驱蚊器等驱蚊。要管好传染源,对登革热病人要隔离在有防蚊设施的病房内,隔离时间不应少于5天。对可疑病人也应进行医学观察,并尽快作出病原学检查。小结骤起发热、头痛、骨关节肌肉疼痛、皮疹、出血倾向等白细胞及血小板显著减少是登革热早期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可作为早期临床诊断的依据多器官损害表现确诊需依靠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措施:防蚊和管理好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谢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