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诊脏腑辨证课件

中诊脏腑辨证课件

ID:18659905

大小:198.00 KB

页数:70页

时间:2018-09-20

中诊脏腑辨证课件_第1页
中诊脏腑辨证课件_第2页
中诊脏腑辨证课件_第3页
中诊脏腑辨证课件_第4页
中诊脏腑辨证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诊脏腑辨证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辨证第二节脏腑辨证脏腑辨证脏腑辨证,是用脏象学说的基本理论,在四诊所得资料的基础上,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推究病因,分析病机,判断病位及疾病的性质,从而得出证候的思维过程。《灵枢•本神篇》:“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脏腑辨证是临床各科辨证的基本方法,是各种辨证的核心。必须以八纲辨证统括,才能将复杂的病证执简驭繁地加以分析、归纳,得出温清消补泻的施治方法。五脏的生理机能心主血脉,其华在面,主神明,开窍于舌,在液为汗,为手少阴经。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外合皮毛,主肃降,通调水道,开窍

2、于鼻,在液为涕,为手太阴经。脾主运化,升清统血,益气,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为足太阴经。肝主疏泄,主藏血,藏魂,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液为泪,为足厥阴经。肾藏精,主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前后阴,在液为唾,为足少阴经。六腑的生理机能胆主决断,司勇怯,内藏精汁,色黄味苦,以下行助消化,为足少阳经。胃主受纳,腐熟水谷,降浊气,为后天之本,为足阳明经。小肠化食物,分清浊,为手太阳小肠经。大肠主传导水谷,传化糟粕作用,为足阳明经。膀胱有储藏津液,排除尿液功能

3、,为足太阳经。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人体的气化作用,是通行元气和水谷运行的道路,上焦宣发谷气,中焦沤化水谷,下焦通利水道,为手少阳经。一、心与小肠病辨证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明,为人体生命的主宰。心与小肠相表里,手少阴心经循臂内侧后缘,下络小肠,舌为心之苗,汗为心之液,在体合脉,其华在里。心的病变:①心脏本身及其主血脉功能的失常;②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异常。临床症状特点,以心悸、心痛、心烦、失眠、健忘、神昏、癫狂、脉结代或促为主症。(一)心气虚、心阳虚1.病因:多由久病体虚,暴病伤正,禀赋不足,年高脏气虚损

4、所致。2.临床表现:(1)心气虚证: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面色淡或胱白,或有自汗,舌淡苔白,脉虚。心气虚衰,心中空虚,惕惕而动,故见心悸怔忡。心气不足,宗气运转无力,则胸闷气短。动则气耗,故活动后加重全证皆为气虚之象。(2)心阳虚证:心气虚证兼见畏寒肢冷,心痛,舌淡胖,苔白滑,脉微细。气虚及阳,阳失温煦则见畏寒肢冷。阳虚寒凝,则见心痛,舌淡胖苔白滑,脉微细之症。(二)心血虚、心阴虚1.病因:久病耗损阴血;或失血过多;或阴血生成不足;或情志不遂,五志化火,暗耗阴血。2.临床表现:(1)心血虚:心悸怔

5、忡,失眠多梦,眩晕健忘,面白无华或萎黄,口唇色淡,舌色淡白,脉细弱。心血不足,心失所养,故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全症皆为血失濡养所致。(2)心阴虚:在心血虚证基础上,兼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红赤、舌红少苔,脉细数。(三)心火亢盛证1.病因:气郁化火,火热之邪内侵,或嗜肥厚味及烟酒,郁而化热。2.临床表现:心胸烦热,夜不成眠,面赤口渴,溲黄便干,舌尖红绛,或生舌疮,腐烂疼痛,脉数有力。或见狂躁谵语,或见吐血,衄血,或见肌肤疮疡,红肿热痛。心火炽盛,则心胸烦热,火扰心神,则夜不成眠,狂躁谵语。火热循经

6、上扰则舌尖红绛,灼伤脉络,则腐烂疼痛。热迫血行,则吐血、衄血。火毒壅滞,则见疮疡,红肿热痛.面赤、口渴、溲黄、便干、脉数有力,均为里热之症。(四)心脉痹阻证1.病因:常由年高体弱或病久正虚所致。2.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痛憋闷疼痛、痛引肩臂、时发时止。根据病邪性质不同可见:(1)痛如针刺,舌见紫暗、瘀斑、瘀点,脉细涩或结代,为淤血内阻心脉。(2)体胖痰多,身重困倦,闷痛,舌苔白腻、脉沉滑,为痰阻心脉。(3)剧痛暴作,得温痛缓,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为寒凝心脉。(4)疼痛而胀,精神抑郁或烦躁,舌质

7、暗,脉弦,为气滞脉阻。(五)痰迷心窍证1.病因:多因湿浊酿痰;或情志不遂,气郁生痰而引起。2.临床表现:(1)面色晦滞、脘闷作恶,意识模糊,语言不清,喉有痰声,甚则昏不知人,舌苔白腻,脉滑。为痰迷心窍,心神受阻所致。(2)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痴呆,喃喃自语,举止失常。见于气郁生痰,痰迷心窍的癫证。(3)突然仆地,不省人事,口吐痰涎,喉中痰鸣,两目上视,手足抽搐,口中如作猪羊叫声。见于肝风挟痰,上迷心窍的痛证。(六)痰火扰心证1.病因:气郁化火炼痰,痰火内盛;或外感热邪,灼热为痰,热痰内扰。2.临床表现:

8、(1)发热息粗,面红目赤,痰稠色黄,喉间痰鸣,躁动谵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见于外感热病,由邪热亢盛,炼液为痰,上扰心神所致。(2)失眠心烦,痰多胸闷,头晕目眩,语言错乱,哭笑无常,不避亲疏,烦躁妄动,打人毁物。见于内伤杂病,因痰火扰心,神不守舍所致。(七)小肠实热证1.病因:多因心热下移小肠所致。2.临床表现: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便赤短,尿道灼痛,尿血,舌红苔黄,脉数。心热下移小肠,故小便短赤,尿道灼痛,热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