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下《孔乙己》导学案

人教九下《孔乙己》导学案

ID:18647466

大小:2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20

人教九下《孔乙己》导学案_第1页
人教九下《孔乙己》导学案_第2页
人教九下《孔乙己》导学案_第3页
人教九下《孔乙己》导学案_第4页
人教九下《孔乙己》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九下《孔乙己》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九年级语文《孔乙己》导学案课型:新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情况,并掌握本课重点字词的音、形、义。2、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3、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重点:熟读课文,把握小说故事情节。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难点: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学法指津:这是一篇小说,首先要求同学们自读课文掌握字词;然后在熟读课文,初步对文章的语句及内容进行批注交流;在此基础上要把握文章的内容、情节,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中心。资料链接:1、作者鲁迅(1881年-1936年),现代伟大文学家、思

2、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幼年时受诗书经传的教育,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影响。后东渡日本学医,又弃医从文,立志用文学来改变落后的国民精神面貌。1918年5月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从此以后,鲁迅用他手中的一支笔,同旧势力旧思想进行着斗争。自1918年至1926年,陆续创作并出版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等专集。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1927年至1935年期间,创作了《故事新编》

3、和大量杂文。鲁迅杂文具有深沉朴实的革命激情和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是高度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相结合的典范。鲁迅先生一生著译近一千万字。有《鲁迅全集》行世。2、作品《孔乙己》这篇小说写于1918年冬,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上。小说反映了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个旧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小说发表于“五·四”运动前夕,这时封建帝制虽然被推翻,但封建势力仍统治全国;封建科举虽然废止,但封建教育仍通过其他地方推行,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毒害着广大人民。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猛将,后来成为新文化运动

4、、文化新军的最伟大最英勇的旗手。他以锋利的笔为武器,向封建思想道德、封建文化进行最无情最猛烈的攻击。他在1918年初写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猛烈地攻击了吃人的封建制度,在文化战线上,为号召人民向封建堡垒进攻发出了第一声进军号。1918年冬,他又写了第二篇白话小说《孔乙己》,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的毒害,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鲁迅在“五·四”前夕发表的这两篇小说,对“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小说反映的是清朝末年时的事,那时距1911年的辛亥革命还有十多年,距1919年的“

5、五·四”运动约20年,距1905年的废除科举制度也还有一段时间。尽管在1898年中国社会有过失败的“百日维新”运动,但并未动摇中国封建统治的根基。所以《孔乙己》反映的是封建阶级统治时代的事,孔乙己生活在未经革新的古国里。《孔乙己》的矛头直指封建制度。《孔乙己》一文是鲁迅继    《狂人日记》 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文小说,是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与封建文化的的战斗檄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要求认真朗读课文,积累生字词。在课文中标出下列字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提示写词语,并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

6、遍,掌握好,以备小测。1、踱()亨()舀()砚()拭()蘸()附和()不屑置()()唐不安阔绰()2、解释并背诵下列词语的意思,并注音:格局: 大抵:声气: 阔绰():羼():  污人清白:绽出:营生:间()或:君子固穷:3、回顾一下初中阶段学过的鲁迅的作品:(结合资料,进一步了解作者)三、速读课文,理清思路 欣赏小说的一般方法指导:同学们,阅读一篇小说,首先要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然后再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并且还要分析其写作特色。下面请同学们跟着提示走进小说,理清故事情节。1、在读课文的过程中

7、,你会发现孔乙己并没有一开始就出场,他直接出场是在哪一自然段?文中主要写了孔乙己四个生活片断,请你概括出来(人物+事件)。示例:第四段——酒客嘲笑孔乙己偷书。第六段——第七段——第八段——2、文章中的孔乙己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命运最悲惨之处在文章哪一部分,即小说的高潮部分,请你概括出来。3、你觉得孔乙己最终的命运如何?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四、自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较有感受的词句或疑问处进行批注,小组交流,全班展示。五、初步体会作者情感以及文章的中心。六小结【巩固自测】:1、作家与作品填空《孔乙己》作者,

8、选自小说集《》,本文深刻地揭示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和的战斗檄文。2、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解释1)不屑置辩A、不愿意B、认为不值得C、形容轻视D、不琐碎2)君子固穷A、安守B、牢固C、坚定3、课文第一自然段,运用的写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七、【布置作业】:根据第二课时的导学案,完成预习内容,探究人物形象。《孔乙己》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通过各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2、学习鲁迅用词精妙的技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