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核酸的研究方法

第15章 核酸的研究方法

ID:18600883

大小:2.75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9-19

第15章 核酸的研究方法_第1页
第15章 核酸的研究方法_第2页
第15章 核酸的研究方法_第3页
第15章 核酸的研究方法_第4页
第15章 核酸的研究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5章 核酸的研究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五章核酸的研究方法第一节核酸的分离、提纯和定量测定一、DNA的分离用1mol/L的NaCl制备组织匀浆,离心除去组织残渣,多次用苯酚处理使蛋白质变性,每次处理后离心取上层水相,最后加2倍体积的乙醇沉淀出DNA。二、RNA的分离由于RNA酶存在广泛,且十分稳定,破碎细胞时要加入胍盐破坏RNA酶,试剂要用0.1%的DEPC(焦碳酸二乙酯)配制,器皿要高压灭菌或用0.1%的DEPC处理,多次用苯酚或氯仿处理使蛋白质变性,每次处理后离心取上层水相,mRNA可用寡聚dT-纤维素亲和层析从总RNA中分离。三、核酸含量的测定法常用的方法是测定260

2、nm的消光度,用公式计算核酸的含量。核酸的含量也可以用定磷法测定。DNA的含量可以用二苯胺显色法测定。RNA的含量可以用地衣酚显色法测定。第二节核酸的超速离心及核酸的凝胶电泳一、核酸的超速离心超速离心可以分离超螺旋DNA(密度大),线性DNA(密度小)和闭环DNA(密度居中)。也可以分离RNA。二、核酸的凝胶电泳从细菌抽提得到的质粒DNA样品中不含线状DNA第三节核酸的核苷酸序列测定一、DNA的酶法(末端终止法)测序二、DNA的化学法测序DNA酶法测序自动化:使用4种荧光素标记的双脱氧核苷酸,毛细管电泳和激光扫描技术使测序自动化,一个泳道

3、一次可测大约1000个核苷酸,测序已成为可以快速完成的常规技术。人类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多态性的研究和功能基因组学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限制性酶切位点分析是绘制物理图的常用方法。由于测序仪在一个泳道只能准确测出几百个核苷酸,对于长DNA,只能将其切成小段再测序,为了组装,需要确定足够多的标记位点。常用遗传图、转录图、物理图、序列标签位点(STS)、表达序列标签(EST)等方法确定标记位点。三、RNA的测序RNA的测序可以用4种特异性的酶切割(从胰脏提取的RNaseA水解嘧啶核苷酸的磷酸二酯键,米曲霉中提取的RNaseT1水解鸟苷酸的磷酸二酯

4、键,黑粉曲霉中提取的RNaseU2水解腺苷酸的磷酸二酯键,多头黏菌中提取的RNasePhyI水解A、U、G三种核苷酸的磷酸二酯键),凝胶电泳分离,用类似蛋白质序列分析的方法推断核苷酸序列。也可以用化学试剂断裂RNA链,用类似DNA化学测序的方法推断核苷酸序列。最常用的方法是逆转录成cDNA,用DNA测序的方法推断核苷酸序列。第四节聚合酶链反应(PCR)一、PCR的定义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是应用最广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之一,模板DNA的含量以指数方式增加,可用来快速在体外扩增DNA,PCR技术在临床检验和分子

5、生物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耐热DNA聚合酶的发现推动了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二)复合PCR(multiplexPCR)?在同一反应中用多组引物同时扩增几种基因片段的方法称复合PCR。复合PCR主要用于同一病原体分型及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此外也常用于多点突变性分子病的诊断。?(三)不对称PCR(asymmetricPCR)?两种引物比例相差较大的PCR称不对称PCR。不对称PCR可制备用于核酸序列分析的单链DNA片段或核酸杂交的探针等。(四)反转录PCR(reversetranscriptionPCR)?由于Taq酶只能以DNA为模板,当待扩

6、增模板为RNA时,需先将其反转录为cDNA才能进行PCR扩增,这种PCR技术称为反转录PCR,在分子生物学和临床检验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五)涂片PCR(slide-PCR)?直接对载玻片上细胞涂片或组织切片进行PCR扩增的方法称涂片PCR。涂片PCR结合原位杂交技术特别适用于病理切片中含量较少的靶序列的PCR检测。(六)反向PCR(inversePCR)?扩增引物相反方向DNA序列的PCR技术称反向PCR。在反向PCR中,要先将含有一段已知序列的感兴趣的未知DNA片段进行酶切和环化,然后直接进行PCR,也可将已知序列酶切后再进行PCR

7、。反向PCR主要用于已知序列两翼未知DNA序列的扩增。(七)锚定PCR(anchoredPCR)?用酶法在一通用引物反转录的cDNA3′端加上一段已知序列,然后以此序列为引物结合位点对该cDNA进行PCR扩增称为锚定PCR,可用于未知cDNA的制备及低丰度cDNA文库的构建。(八)修饰引物PCR?为达到某些特殊应用目的如定向克隆、定点突变、体外转录及序列分析等,可在引物的5′-末端加上酶切位点、突变序列、转录启动子及序列分析物结合位点等,这种PCR技术称为修饰引物PCR。此外,还可将一些信号分子如荧光素、生物素等连接于引物的5′末端,当P

8、CR完成后可对产物直接进行检测。?PCR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已有不少专著可供读者参考。第五节DNA的化学合成固相磷酰亚胺法合成时,末端核苷酸的3′-OH与固相载体成共价键,5′-OH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