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587050
大小:167.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9-19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节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J 个人本位论中的“个人”并不是指生物意义上的自然个体,而是指具有独立的个体自我意识(与群体自我意识相对),从社会群体中分离和分化出来的“独立个人”。Ø 这种意义上的“独立个人”的出现,始于西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对个人自我的发现。J 西方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观的产生与兴起,主要得益于四种力量的推动:(1)14至16世纪西欧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2)17至18世纪的启蒙运动及其思想;(3)18世纪中叶开始的近代工业革命;(4)19世纪中叶以来人本主义哲学的产生。J 三种典型的个人本
2、位论及其代表人物:典型理论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论卢梭、康德、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自由主义教育目的论约翰–密尔、伯特兰–罗素、哈耶克、洪堡、沛–西能、爱伦–凯、小原国芳存在主义教育目的论泰勒(1)卢梭自然主义的教育目的论Ø 主要观点:(1)教育应尊重、顺应儿童的天性,使儿童的本性不受恶劣社会现实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2)教育应把儿童培养成“自然人”,而不是社会的“公民”。Ø 19世纪、20世纪之交欧洲兴起的“儿童中心运动”,均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卢梭个人本位论思想的影响。Ø
3、 卢梭所讲的个人实为脱离具体社会现实的抽象个人。(2)自由主义的教育目的论Ø 推崇个人的价值,特别推崇个体的自由与独立和个性自由发展的价值。$ 密尔在其《论自由》一书中,反对由国家亲自操办教育和强制实施高度同一的教育,主张教育方式的多样化$ 罗素认为“规格化是罪恶之源。……在每一个社会问题中,尤其在教育中,尊重人的个性是智慧的开端。”$ 哈耶克反对由政府亲自管理学校,认为“将整个教育制度置于国家管理或指导之下,切切实实地隐含着种种危险……”Ø 信奉自由教育,认为儿童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每个儿童
4、都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与无可估量的发展潜能,反对压制儿童的个性,把促进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视作教育最重要的目的。(3)存在主义的教育目的论Ø 主要观点:(1)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教育无论是对公众、集体还是社会,都不承担责任;(2)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形成一套独特的生活方式;(3)教育要维护个人的自由,帮助个人进行自我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Ø 存在主义者强调:(1)真诚;(2)选择与决定;(3)独立承担责任。J 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1)主张以个人自身的完善与发展的需要作为制
5、定教育目的的根本依据;(2)主张尊重受教育者的天性和天赋的自由权利,维护受教育者的人格独立与尊严;(3)强调每个受教育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价值主体,强调个性的存在价值及其充分发展的重要性;(4)把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促进个人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视作教育的最高目的。J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主要兴起于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主要有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
6、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典型理论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社会学派的教育目的论涂尔干、纳托尔普、白尔格门国家主义的教育目的论德国学者凯兴斯泰纳、意大利学者秦梯利1.社会学派的教育目的论Ø 涂尔干的教育目的是要使个体社会化,使个体适应社会生活,是要把不具有任何社会特征的个人改造成为具有特定社会特性的个人。Ø 纳托尔普认为“在教育目的的决定方
7、面,个人不具有任何价值,个人不过是教育的原料,个人不可能成为教育的目的。”Ø 白尔格门认为“教育除了造就每个人使其乐于为社会而生活,并乐于贡献其最优力量于人类生活的保存和改善以外,不能有别的目的。”2.国家主义的教育目的论Ø 国家主义的教育目的论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日本、意大利、德国为代表的极权主义教育是其集中体现。$ 凯兴斯泰纳说“我以为国家公立学校的目的——也就是一切教育的目的——是教育有用的国家公民。”$ 秦梯利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造就能倾听来自“国家”的声音,服务和献身于国家
8、利益的良好公民。Ø 当人们把社会狭隘地理解为国家,社会本位论就获得了它的极端形式,即国家主义。Ø 国家主义的教育目的论带有明显的狭隘性与排他性,它实际上将教育的社会目的与教育的国家目的等同起来,这种等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