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辨证讲稿课件

八纲辨证讲稿课件

ID:18575597

大小:1.47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8-09-19

八纲辨证讲稿课件_第1页
八纲辨证讲稿课件_第2页
八纲辨证讲稿课件_第3页
八纲辨证讲稿课件_第4页
八纲辨证讲稿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纲辨证讲稿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纲辨证一、八纲辨证的概念(一)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辨证纲领,其中阴阳为总纲。医生通过诊法(望、闻、问、切)获得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疾病的部位、性质、邪正斗争的盛衰,以及疾病类别的属性的辨证方法。(二)八纲辨证:判断疾病部位表里区别疾病性质寒热衡定邪正盛衰虚实归纳类别属性阴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病情资料八纲分析综合二、八纲辨证的源流1、《黄帝内经》中,即有关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散在论述。2、至汉代张仲景继承了《内经》理论,创立六经辨证,并将八纲贯穿其中,治则方药

2、多以此为纲。3、真正把八纲辨证作为一个辨证纲领提出来的,当推张景岳,“二纲六变”。4、近代医家祝味菊在《伤寒质难》中,正式提出“八纲”名称。5、中医院校二版《中医诊断学》教材,正式将八纲纳入辨证体系,列专章讨论。第一节八纲基本证候一、表里辨证:相对的部位概念皮毛、肌腠、经络脏腑、气血、骨髓浅出一层,则层层是表深入一层,则层层是里(一)表里含义:表里(二)表里辨证的意义:1、辨病位的浅深2、辨病势的轻重(三)表里辨证的类型〔定义〕六淫邪气从皮毛、口鼻侵犯人体肌表、经络,正气抗邪所表现的轻浅证候的概括。概念特

3、征:特定邪气六淫,疫疠特定途径皮毛,口鼻特定病位肌表,经络《景岳全书》:表证者,邪气自外而入者也。〔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苔薄,脉浮--全身症状兼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局部症状(肺系症状)1.表证病势证候轻浅〔病机分析〕六淫阻遏卫阳郁滞经络肺系受邪肌表失于温煦遏阳与邪相争气血运行不畅肺气失于宣发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喷嚏,咽痛,咳嗽邪气在表,未伤及里,故苔无变化;正气趋表抗邪,故脉浮。〔表证分型〕风寒束表证,风热束表证,风湿遏表证,燥邪犯表证,暑湿袭表证,风袭表疏证(太阳中风证)〔

4、特点〕(1)恶寒发热并见。(2)内部脏腑症状并不明显。(3)新病,起病急,病位浅,病势轻。(4)感外邪病史,多见于外感病的早期(初期)。思考:表证=病位在表的证候表证≠病位在表的证候〔表现〕病因复杂,病位广泛,症状繁多参见其它辨证(气血津液、脏腑辨证大多为里证)2.里证〔定义〕疾病部位深在于内(脏腑,气血,骨髓)的一类证候。里证=病位在里的证候〔成因〕1、表邪不解,内传入里2、外邪直接侵犯脏腑3、情志,饮食,劳倦损伤内脏。4、脏腑功能失常,气血津精受病。〔基本特点〕1、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2、脏腑症状突出3

5、、起病可急可缓,病程较长,病势较重,治疗不易4、多见于外感病中、后期及内伤性疾病。〔范畴〕里寒证,里热证,里虚证,里实证〔表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3.半表半里证(少阳病――六经辨证)〔定义〕外邪由表入里的过程中,停留在表里之间,所形成的邪正分争,少阳枢机不利所表现的证候。(四)表里证鉴别要点二、寒热辨证(一)寒热的含义:寒――阴盛/阳衰热――阳盛/阴衰“寒热者,乃阴阳之化也”(二)寒热辨证的意义――辨别疾病的性质(或曰辨别阴阳的盛衰)(三)寒热辨证的类型1

6、.寒证〔定义〕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所表现的具有冷、凉特点的证候。〔成因〕1、感受寒邪2、机体自身阳虚阴盛〔表现及分析〕踡〔范畴〕表寒,里寒,实寒,虚寒寒寒邪阳虚温煦失职冷寒为阴邪,津液未伤—口不渴,苔润寒性凝滞,气血不能上荣白寒为阴邪,其性类水清寒性收引,气机凝涩,血流不畅恶寒、畏寒面白、舌淡痰涎涕唾清稀尿清便溏身、腰、关节、腹痛,冷痛痛迟无汗身体踡卧寒性收引,毛窍闭塞脉迟或紧寒性收引,气机收敛2.热证〔定义〕感受热邪,或脏腑阳气亢盛,或阴虚阳亢,导致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具有温、热特点的证候。〔成因〕1

7、、感受外来温热邪气2、机体自身阴虚阳亢〔表现及分析〕乱热热邪阴虚热性升散热热性上炎,气血上壅红黄热邪伤津发热、恶热面红、舌红痰涎涕唾黄稠,尿赤便干口渴、皮肤干、大便干、苔干干数烦躁不宁,神昏,或动风脉数热易上扰神明热迫血行〔范畴〕表热,里热,实热,虚热(四)寒热证鉴别要点寒热喜恶渴饮面色四肢二便舌象脉象寒证热证三、虚实辨证一、虚实的含义:虚――正气不足(邪不盛)实――邪气亢盛(正不虚)二、虚实辨证的意义――辨别邪正斗争的盛衰2.虚证三、虚实辨证的类型“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万病不离虚实,但不一定都辨寒热

8、1.实证1.实证〔表现〕病位多种,表现繁杂(见气血津液、脏腑辨证等。〔定义〕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所形成的证候。〔成因〕1、感受外来邪气(六淫,疠气,虫毒)2、脏腑功能失常所生病理产物(气、血、痰、饮、水、湿、食、脓等)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五实”①邪正斗争剧烈②有实邪〔特点〕根据发病特点分虚实1.入者为实2.急者为实3.剧者为实4.有者为实5.壮者为实2.虚证〔定义〕由于体内正气不足所形成的虚弱的证候。〔成因〕1、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