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有效性写作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述评new

当前大学有效性写作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述评new

ID:18559855

大小:4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18

当前大学有效性写作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述评new_第1页
当前大学有效性写作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述评new_第2页
当前大学有效性写作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述评new_第3页
当前大学有效性写作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述评new_第4页
当前大学有效性写作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述评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前大学有效性写作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述评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前大学有效性写作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述评马正平[1](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师大写作与思维研究所,610068)摘要:本文对20世纪年代以来大学有效性写作理论和写作教学理论的探索所,与写作教学训练实践的学术信息进行了综述与述评,希望通过这种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对当代大学写作教学、大学语文、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提高写作教学水平,真正实现写作教学、语文教学科学化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与境界。关键词:大学写作,写作教学论,写作理论,操作性,有效性一、当代大学“有效性写作理论和写作教学”理论探索述评当前,无论大学写作教学还是中学语文、作文教学,都在追求教学的有

2、效性,在西方教育界,有效性教学也是一股热潮。但请教育学界和中学语文教学界注意:“有效性教学”和“有效性知识”最早是在中国高校写作研究与教学界最先提出,并进行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探索和理论概括,并最终完成前的立体建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值得并且已经引起了广大一线中青年中学语文教学界教师们的高度兴趣、关注与运用。写作课是一门术科,凡是术科都要通过教学训练、实践来进行写作素养和能力的“建构”从而产生写作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毫无疑问的。问题在于,并非任何写作知识、理论,通过写作教学与训练、实践都能产生明显的写作教学效果的。例如,人们发现,70年代末形成的各种《写作基

3、本知识》之类的“绪论、主题、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方式、文风、文体”所谓“八大块”的文本主义写作学知识、文章学知识,在80年代初期,无论你怎样进行教学、训练、实践,都很难产生明显的写作教学效果,人们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当时的写作学主要是对文章的文本构成进行分析描述,而不是对写作行为过程的写的原理进行研究[2],所以,到1983年有的研究者提出了“写作学应以‘写’为研究中心”的学术主张[1],后来人们提出了“双重转化”[2]、“三级飞跃”[3]的写作过程论理论及其知识,由于这些理论主要还是从“八大块”的文本主义写作学哪里生硬转换过来的,即将前者写作学概念的名词转换为动词

4、而已。所以,人们发现这些以些空洞的写作过程原理、知识,运用到写作教学的教学训练之中,仍然不能真正解决写作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当时人们发现其真正的原因在于这些写作理论知识缺乏关于写作行为操作规律的知识,也就是说缺乏操作性写作理论知识的揭示。所以,1988年,青年学者三水(周淼龙)在《建立有关写作操作理论及其相应的训练体系》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竭力主张“现代写作学急需建立一门操作技术理论。”在这篇文章中周淼龙说:“根据莱布尼兹关于真理的分类,知识可以分为两种:实体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前者是对象的认识,目的在解释对象,其内容一般为概念、性质、该事物与他事物的关系,该事物在

5、世界中所处的地位等等。后者则是产生于实践的过程中,与实体性知识没有什么关系,是一种科学方法,是一种如何行动的知识。它的目的不是回答‘是什么’而是回答‘怎么做’,前者不能转化为操作技能,只有后者才有可能”。[4]莱布尼兹所谓“实体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就是现在教育学所讲“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显然,当时写作学界一般认为,所谓写作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依靠“写作操作技术理论及其相应的训练体系”来实现的,这是大致不错的。但这种观点又是建立在对写作深层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的,是对写作深度原理的忽视、抵触、拒绝的方法论基础上的。另一方面何谓“操作性”,使表层的操作性,还

6、是深层的操作性,在这两个问题上面,我和周淼龙先生有严重分歧。所以,1993年5月我应林可夫先生之邀参加中国写作学会在福州举办的“全国高等院校写作教学改革研讨会”时,我专门写了提交了一篇长文——《技术渗透理论,操作来自模型——写作操作技术的现代理解与教学实践,兼论写作教学必须走现代化、科学化之路》——对此进行论述。在该文中我用大量篇幅对写作教学界流行的“写作操作技术”概念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最后认为:“和一般‘技’”一样,写作技术是一个思维体系,它包括两个层次的内涵,一是实体性写作知识(‘是什么’——文章图样、文体感);二是操作性写作知识(‘怎么做’——写作思维模型),

7、在实际写作状态二者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离。即写作技术中渗透着写作理论。所谓把写作知识、理论转化为写作技能实际上就是要把处于对立状态的写作理论与写作操作交融起来。这种交融(转化)的标志就是将抽象的写作原理变为感觉化、肉身化的写作模型(文章图样、文体感、思维模型等),写作操作就是将空间性共时性的写作模型离析为时间性、历时性的一维‘程序’,而‘程序’的本质便是写作过程中彻底的中介化。总之,‘写作操作技术’意味着‘模型感’、‘程序化’、‘中介化’”。[5]这就是说,写作模型不是表层的语言模型、结构模型,而是思维模型,而思维模型中又存在两种写作模型:一种是写作思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