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地理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一些探索

基于高中地理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一些探索

ID:18510252

大小:21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9-18

基于高中地理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一些探索_第1页
基于高中地理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一些探索_第2页
基于高中地理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一些探索_第3页
基于高中地理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一些探索_第4页
基于高中地理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一些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高中地理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一些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高中地理“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一些探索摘要:“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老师少教或者不教。该模式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能够较好地发展自己,同但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堂趣味性减少,学科魅力难以体现,学生学习内驱力不够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上述问题从指导学生自学、创设教学情景、开展多元小组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关键词:自主学习情境教学小组合作上学期笔者所在学校推行“学案导学,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流程是:学生在课前运用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与小组(四至六人)一起探究导学案中的活动,展示探究成果,最后由

2、小组点评总结,整个过程学生自主探究,老师少教或者不教。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改革发现,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回答问题,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团队意识增强,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交流。但这种“课前依据学案自主学习,课堂针对学案进行探讨”模式化程序化的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1.模式化、程序化的教学,使得学生对课堂缺少期待。2.学案设计多以知识为主导,无法完全展现地理学科魅力,同时也易使学生的视野受到局限。3.课堂加分的激励机制难以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基于此,笔者在本学期对如何提高“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索,本文依据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实例来说明。

3、一、指导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探究能够有效高效地进行需要以学生的充分自主学习为基础,因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小组合作探究能够有效高效进行的前提条件。在本学期刚开学的一个月中,笔者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法指导:①学生阅读教材,画出关键句子,在学案中写下“我的疑惑”。②阅读完教材后,依据教材构建知识体系③完成学案中的预习案和导学案,在完成学案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重点标记,产生的疑惑记录在学案中。④完成导学案后,结合教材和导学案,完善知识体系。以下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构建的知识体系:图1:高一学生《昼夜长短变化》的知识体系图2:高一学

4、生《地球圈层结构》的知识体系图3:高一学生《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通过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对教材已有整体把握,对知识间内在联系有所了解,对于基础知识通过本能的学习已基本掌握,经过这样扎实地自主学习后,学生才能从小组合作中得到收获。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它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能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创设了以下几种教学情景:1、创设信息情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提供一些开放性、生活性、现实性的信息,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提供的信息,提出、解决教学问题。以中图版必修二《人口的迁移》为例。笔者选取东莞人口变化作为课堂的切入点,进行情景教学:①给学生呈现一组东莞人口信息:人口增长数据、常住人口文化程度数据、1990-2003年东莞市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变化趋势、2010年男女性别比例变化、东莞市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图5:常住人口文化程度数据图4:人口增长数据图6:1990-2003年东莞市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变化趋势图8:东莞市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6、图7:2010年男女性别比例②小组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分析东莞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有哪些?带来了哪些影响?为什么东莞男女性别比例变化大?目前东莞出现了“民工荒”,试探讨其原因。本节课以学生的家乡人口变化作为情景导入建立学生在学习知识上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了解、认识其所居住地方的人、事、物,使他们能认同与热爱自己的乡土。2、创设生活情景生活是教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因此,教学必须从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向生活,使教学生活化。以中图版必修二《农业区位》为例。笔者选取《辽宁岗山硒谷生态农业》宣传片视频作为课堂的切入点,进行情景教学:①给学生观

7、看《辽宁岗山硒谷生态农业》宣传片视频。②小组合作探究:他为什么选择在辽宁岗山硒谷发展生态水稻?③展示讨论成果:学生自由起立回答问题,一个同学在黑板上整理答案。④角色扮演:作为农业规划师请给南方某城市周围农业进行布局,并阐述你的规划理由。(规划内容:花卉、蔬菜、水稻、养鱼、家禽养殖、乳牛业、果树种植)图9:南方某城市周围农业布局图本节内容《农业区位》对学生来说相对较抽象,选取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辽宁岗山硒谷生态农业》宣传片视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