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462445
大小:1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8
《温州大学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项目评价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温州大学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项目评价标准一、教学设计(单项30分)(一)教学设计内容:根据指定一课时(45分钟)的教学内容设计教案一例,时间不得超120分钟。(二)教学设计要求及评价标准。项目内容评价标准等级得分ABCD教学目标设计4.5%目标的表述教学目标清楚,易于理解,便于实施1.51.20.80.5目标的符合性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学科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1.51.20.80.5目标的体现性体现对学生知识、能力、思想与创造思维等方面的培养要求1.51.20.80.5教学方法设计6%方法选择教学方法描述清晰,选用适
2、当。符合教学对象的要求,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完成,有利于教学难点的解决,有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3.02.52.01.5教学手段教学辅助手段准备与使用说明清晰,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恰当3.02.52.01.5教学过程与环节设计10%教学思路教学主线描述清晰,教学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2.01.51.00.5内容呈现次序注重新旧知识的关联,体现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1.00.80.50.2突出重点重点得到突出,点面结合,深浅适度1.00.80.50.2突破难点难点描述清楚,把握准确,能够化难为易,以简代繁,
3、处理恰当1.00.80.50.2教学环节内容充实精要,适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层次与结构合理,过度自然,步骤清晰,便于操作;能够理论实际,注重教学互动,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04.03.01.0课时分配与课后延伸设计4.5%课时分配课时分配科学、合理,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1.51.20.80.5章节总结有完整的章、节课堂教学小结1.51.20.80.5作业与答疑辅导与答疑设置合理,符合学生学习状况;练习、作业、讨论安排符合教学目标,能够强化学生反思能力,加深学生对课业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的能力1.51.20.80.5文档规范5%排版文档结构完整,布局合理,格式美观整齐2.01.51.00.5内容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语言清晰、简洁、明了,字体运用适当,图表运用恰当3.02.52.01.0二、课件(单项20分)(一)课件内容:根据教学设计内容现场制作课件一例,制作平台不限,制作时间不得超过120分钟。(二)评价标准。项目内容评价标准等级得分ABCD课件20%科学性8分1、课件的取材适宜,内容科学、正确、规范。4.03.53.02.52、课件演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4.03.53.02.5教育
5、性6分课件的设计新颖,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较大的启发性。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6.05.03.01.0技术性4分1、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上是否恰当运用了多媒体效果。2.01.51.00.52、操作简便、快捷。交流方便、适用于教学。2.01.51.00.5艺术性2分画面设计具有较高艺术性,整体风格相对统一。2.01.51.00.5三、板书:(单项10分)(一)板书内容:根据教学设计内容要求,在黑板(或白板)上现场板书,板书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二)评价标准。项目内容评价标准等级得分ABCD板书10%1.字符运用2.内容呈现3.设计
6、与编排1、准确运用文字、图形、线条、符号等勾勒讲授提纲。3.02.52.01.02、呈现教学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教学目标和要求。2.01.51.00.53、文字书写准确,大小、轻重、疏密合适。3.02.52.01.04、字迹工整、美观。2.01.51.00.5四、说课(单项40分)(一)说课内容:根据教学设计内容,说课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评委提问时间不超过5分钟。(二)说课要求:根据教材中某一局部内容的教学任务,分析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育人功能阐述教学过程(总体)目标,讲解自己的教学方案。说课应紧紧围绕以下
7、几个方面展开:1、内容说明课程标准对指定内容所应完成的教学任务;说明该内容在相应单元,章或者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该内容在教材乃至学科的逻辑结构中的位置;编者的意图,教材的特点,以及教材的重、难点;并从课程论的角度,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人格因素等层面来审视该内容;阐述该内容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教学对象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即学生学习该内容时所具备的与该内容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分析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对学习该内容的可接受性;分析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习惯对学习该内容的适应性;分析学生群体中因学习基础不同而对汲纳该内容可能产
8、生的差异性等等。3、教学目标分析该内容(概念和基本原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包括显性或隐性的思想方法和学科意识,以及具有人格构建作用的各种学科品质。4、教学方法说明在该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将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以及选用这些教法的理由。教学方法得当,利于教学内容的传授,利于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