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45299
大小:39.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1-13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教师知识概念的溯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教育类职业教育论文题目:教师知识概念的溯源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摘要: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深化,教师知识在概念上呈现出多样性态势。追溯不同教师知识概念的渊源,教师的知识可分为“实践性知识”与“内容知识”两大类。对教师知识进行如此分类的目的是清除概念混乱,更有力地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关键词:教师知识;溯源;实践性知识;内容知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知识已成为世界各国教师教育研究领域越来越关注的热门话题,“教师知识”一词也成
2、了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之一。由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多变性,研究者选取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以及人的认识能力有限,目前对“教师知识”这个概念的定义还未形成共识。在对诸多文献检索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学界对“教师知识”中学科取向的“内容知识”和实践取向的“默会知识”探讨得最多,观点最明确,事实依据也最充分。一、学科取向的“内容知识”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舒尔曼(Shulman,1986)、格罗斯曼(Grossman,1988)、莱因哈特(Leinhardt,1985)、科克伦(Cochran,1993)、徐碧美(T
3、sui,2003)等。这些学者认为,教师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知识是“内容知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学科知识;把学科知识加工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学科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对教师“内容知识”研究最著名的当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学教授舒尔曼。舒尔曼与其同事所进行的“教学知识发展”研究项目与当时美国的“霍姆斯小组”所推进的教师教育改革密切相关,对教师的知识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的研究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主要在于他们针对以往大多数教学实证研究过于强调教学的一般性特征
4、而忽略了具体学科内容的问题。“我的同事和我把在各种各样教学研究中缺乏对关注学科问题的范式称为‘缺失范式’”。[1](57)他们提出了以学科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和课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师知识框架,认为教师知识由如下七个方面构成。1.学科知识,主要指学科的内容知识。2.学科教学法知识,指为了促进学生理解而使用类比、图示、演示和解释等方法,有效地表征学科知识。3.课程知识,指对教材和教学计划的掌握。4.一般教学法知识,指超越于各学科之上的关于课堂管理和组织的广义的原则和策略,即普遍适用于各个学科的教与学的原则和技能
5、。5.学习者的知识,包括学习者的特征和认知,学习者的发展和动机。6.教育环境的知识。7.教育的目的、目标和价值的知识。在这七个方面,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法知识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学科教学法知识”一词就是由舒尔曼创造的。他强调,成功的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掌握学科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娴熟的、能够根据学生需要将学科理论知识加工、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学科教学法知识。[1](60)受舒尔曼的影响,格罗斯曼提出教师知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情境知识。在这四种类型的知识中,她认为学科知识和学科
6、教学法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并与其他两种知识相互作用。格罗斯曼和她的同事通过对英语教师的课堂观察发现,学科知识贫乏的教师只会按照教科书的结构组织教学内容,把学科知识表征为一系列静态的事实,而且对自己欠缺的知识往往采用回避的教学策略,避免学生的提问,不能和学生建立积极而有意义的对话。而学科知识丰富的教师不仅不再严格套用教科书的结构,而且还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采取其他有效的组织安排,用恰当适宜的多样化表征,帮助学生建立概念间的联系,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格罗斯曼等人的研究,充分肯定了教师的学科知识对其教学过程、教学内
7、容和教学质量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莱因哈特等人也从不同侧面分析了包括教学法知识在内的教师“内容知识”。莱因哈特和她的同事认为教师知识主要有两大方面:学科知识和课堂结构知识。学科知识不仅包括学科概念之间的联系,还包括教师对学生错误类型的理解以及教师对课程的表述。而课堂结构知识则包括教师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师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从一个阶段自然地过渡到另一个阶段、清晰地解释教学内容所需的技术。[2](17)对此,莱因哈特和她的同事通过对专家教师和新手教师的对比研究给出了具有说服力的解释:专家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明确,结构紧
8、凑,概念解释清晰连贯;他们在表达学科知识上以多元表征系统为特征,有利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内容进入到不熟悉的内容;他们能够将课堂上的主题拆分开来,通过各种方法逐渐引出整个主题。而新手教师由于缺乏足够的学科知识和完整的课堂“图式”,以致教学目标含糊,课堂结构零碎,概念之间彼此孤立,前后解释缺乏紧密的联系,结果使得学生从一个不熟悉的问题走向另一个不熟悉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学科知识、课堂结构知识和舒尔曼等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