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40261
大小:179.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1-13
《如何利用单元整体教学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利用单元整体教学法,打造语文增效减负课堂一、语文课如何让“一地鸡毛”飞舞出“一片风光”数学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模模糊糊一大片二、语文课如何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三、语文课如何让学生既得鱼又得熊掌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订正作业……,每天循环往复、无休无止,这似乎成了教师日常工作的缩影。为什么教师那么忙?忙到最后到底有哪些事情是让教师觉得真正有成就感的?每项工作单拿出来似乎都不是最重要的,就如“一地鸡毛”每一根拿起来似乎都很轻,但是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便会影响后续的工作。
2、 语文之一地鸡毛 语文是唯美的,教你真善美,你接触的是圣贤的深邃,志士的壮志,你获取的是千载的辉煌,五色的彩石,你感悟的是追求和呐喊,鼓舞与震撼。一地鸡毛呢,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琐碎平庸,是菜篮子房子车子,物质俗气,是晋升关系交易,昏暗险恶。二者天壤之别,大相径庭。问题是,语文你可以选择,生活你必须面对。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求学十余载,证书一大摞,满腔豪情应聘工作,老板是自己的小学就辍学的同学
3、。生活就是这样,荒诞中是真实,搞笑时很严肃。一个哲学家可以耻笑一名渔翁不懂得人是什么的哲学命题,船翻时活着的却肯定是那名被嘲笑的渔翁。这就是生活。能活着,才能活好。这才是真技能,大学问。显然,这种学问,需要传承。书本无疑是最好的总结和载体。读书还是能给人生活的技能和智慧的。一个企业的老总永远只有小学水平,他的企业是大不了,长不了的;一个社会的国民始终只是捕鱼的渔翁,这个社会就是原始的,落后的。社会是要有读书人,要有文化人以及他们的思索的。 读书才能让人的格局变大,才能让人的境界提
4、升。这也是真理,万古不破。语文,牵着远古的文明,连着现实的生活,指着未来的发展。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再给生活以智慧,看似简单,实是深厚。语文教学,别再孤芳自赏,把镣铐解除,让语文和生活水乳交融,这才是立足课堂,放眼生活。语文和一地鸡毛,似乎还是有联系的,有很密切的联系。一、来自教师的问题 语文教学一向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吕叔湘先生曾说:“10多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甚至有人
5、还指出:“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尽管措辞偏激,细想似乎有点道理,于是,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扎实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便成了全体语文老师共同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以“单元整体教学”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有效途径。新学期伊始,我们又领到了新教材,办公室里一片议论声:“这么多的内容,怎么教得完?又得要赶进度了。”“这样的教材,老师累,学生也累。”“还说减负,我看,用新教材是越减负担越重了。”……特别是到了期末测试前,有的老师因为安排不够合理,赶进度,一天学一课,作业量又
6、多,学生家长都叫累,这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压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下降。如何更好地把握教材,达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呢?一时间,我们都很茫然。在实践过程中,开始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一部分教师仍摆脱不了传统的单篇教学模式,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无论是哪一类课文,他们都要逐篇讲解,面面俱到,一般表现为解词一个程序,朗读课文一个程序,分析课文一个程序,分析写作特点一个程序。老师教课吃力,学生学习仍处于被动状态。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照样“不管你教科书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编,我们还是一篇课文一篇课
7、文、一项内容一项内容地教”二、研修主题新教材不好教,教不完,原因何在呢?发现主要原因有:(1)新教材课文内容多,知识面广,信息容量大。(2)我们的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教材以单元编写的意义,没有对教材进行整体的规划,在教学过程中只着眼于篇的教学,急于完成课文中的学习要求,而忽略了篇与篇的联系,忽视了单元训练的重点。分析以上原因,我们几位教新教材的老师共同商讨,研究教材,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决定去尝试用单元教学的整体教学法,探索单元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由此,我们提炼出一个研修主题:探索单元整体教学法
8、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三、学习材料(一)理论指导1.语文课程标准体现整体性和阶段性课程标准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目标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到总目标。2.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