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基础教育毕业论文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教育公平与制度保障

教育类基础教育毕业论文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教育公平与制度保障

ID:1839952

大小:50.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7-11-13

教育类基础教育毕业论文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教育公平与制度保障_第1页
教育类基础教育毕业论文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教育公平与制度保障_第2页
教育类基础教育毕业论文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教育公平与制度保障_第3页
教育类基础教育毕业论文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教育公平与制度保障_第4页
教育类基础教育毕业论文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教育公平与制度保障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类基础教育毕业论文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教育公平与制度保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教育类基础教育论文题目: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教育公平与制度保障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由此而产生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对湖北、河南等省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上学问题的专门调查,并结合全国其他省市的调查研究,从制度层面就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

2、步调整和改革现行体制和制度的对策思路。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制度保障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由此而产生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保证农民工子女公平接受教育,既有助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真正落实和质量的提高,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也有助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基于对湖北、河南等省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上学问题的专门调查,并结合全国其他省市的调查研究,从制度层面就农民工子

3、女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调整和改革现行体制和制度的对策思路。一、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数量及其发展趋势目前关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数量,主要是基于宏观估算和微观调查,缺乏精确的统计。从全国来看,2003年11月,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全国妇联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推算: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超过1亿人。其中18岁以下的流动儿童有1982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在全部流动儿童中,户口型为农业户口的占74%,也就是说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将近1500万。如果把未与父母一起外出,

4、被留在家乡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也计算在内,这一部分儿童的数量将大大增加。根据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全国人口中流动人口为1.4735万人。如果按照第五次人口普查所揭示的一般人口结构,低于14岁的少年儿童数和6岁至14岁学龄儿童数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5.52%和18.04%,照此计算,流动人口子女大约是3760万,6岁至14岁学龄儿童大约是2658万。这些流动人口子女绝大多数是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他们或留在家乡上学,成为“留守儿童”,或者随父母进城上学,成为“流动儿童”。从微观调查看,至2006年7月,北京市进城务工就业

5、农民子女36.6万人,上海共有常住外来人口350万人,其中约有二十多万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和少年。广东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达2100万人,接受义务教育的流动人口子女共有一百三十多万人。安徽省内外流动人口六百多万,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约三十万至四十万,占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总数的3%至5%左右。浙江全省流动人口子女达58万人。武汉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已超过14万人。河北全省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学生总数为10.71万人。陕西全省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共有19.8万人。天津为52525人,占全市

6、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5.16%。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年龄结构来考察。目前主要以小学生为主,如:陕西全省流动儿童中小学生14.1万人,占71.2%;河北全省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中小学阶段为6.81万人,占63.6%;天津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小学生为42833人,占80.3%。其他城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年龄结构也大致如此。这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结构也基本吻合。据我们对湖北、河南两省904名小学生和1934名初中生的随机调查分析,其中小学留守儿童652人,占样本小学生总数的72.12%;初中留守儿

7、童809人,占样本初中生总数的41.83%,样本小学留守儿童所占的比例比样本初中高30.35个百分点。这实际上反映了当前农民外出打工的一个基本的生态周期:外出打工的农民一般都是青壮年劳动力,他们的子女这个时候正处于小学或初中阶段,而无论是在流动儿童,还是在留守儿童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家长进城务工就业的比重之所以高于初中生,是因为前者的年龄大致处在25岁至35岁之间,一般是小家庭刚建立不久,家庭的经济基础较差,可以通过进城务工来巩固小家庭的经济基础。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大,特别是到了35岁以后,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就越来越少

8、。从发展趋势来分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就业农民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据估计,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离开户籍所在地外出打工的农民人数不超过200万人。1985年中央1号文件打开了农民进城务工的大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规模不断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