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温人口计生〔2012〕12号关于实施“幸福家庭行动”的实施方案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温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温州市计划生育协会文件温人口计生〔2012〕12号关于印发温州市“计生家庭幸福生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口计生局、计生协会,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发局: 现将《温州市“计生家庭幸福生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温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温州市计划生育协会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
2、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13温州市“计生家庭幸福生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为确保2012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计生家庭幸福生活促进行动”工作任务落实到位,提高计划生育家庭的幸福指数,营造全社会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的良好氛围,现结合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温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战略目标,以“计
3、生家庭幸福生活促进行动”为载体,着力解决计划生育家庭的实际困难,不断改善、提高计划生育家庭的生活质量,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好地惠及计划生育家庭及其成员,努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二、目标要求2012年“计生家庭幸福生活促进行动”计划安排2600户,其中:救助独生子女及70年代末首批响应计生国策的困难家庭1000户,资助计生困难家庭孩子完成学业1000户,对计生困难家庭留守儿童进行精神关怀和经济资助600户。三、主要内容“计生家庭幸福生活促进行动”,主要包含以下三项内容:(一)健康促进。主要是关爱关怀计生家庭成员的生殖健康和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
4、量。重点是关爱关怀家庭成员患重病的独生子女家庭和70年代末第一批响应计生国策、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目前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家庭。原则上以每户家庭安排3000元为基准,可视具体困难程度和需求做调整。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
5、missedfatal,whennightcame13(二)助学成才。主要是资助计生困难家庭特别是女儿户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提高文化素质。原则上以高中每人安排2000元、大学每人安排4000元为基准,可视具体困难程度和需求做调整。(三)关爱留守儿童。主要是给予计生困难家庭的留守儿童、尤其是小学和初中学生,更多的精神关怀和成长保障,为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经济资助。原则上以每人安排1500元为基准,可视具体困难程度和需求做调整。四、经费安排2012年“计生家庭幸福生活促进行动”共需落实资金700万元,其中:健康促进项目300万元,助学成才项目3
6、10万元,关爱留守儿童项目90万元。由市财政支持拨款350万元,市、县两级人口计生部门从社会抚养费或通过向企业、社会爱心人士筹资等方式落实350万元进行配套。具体各县(市、区)名额和资金分配情况见附件1。五、实施办法(一)申报材料1、健康促进项目。受助家庭填写《2012年度“计生家庭幸福生活促进行动—健康促进”申请表》(附件2),提供户口本复印件、患病病历及证明复印件或70年代末首批响应计生政策落实长效节育手术证明和家庭困难材料。2、助学成才项目。受助者本人填写《2012年度“计生家庭幸福生活促进行动—助学成才”申请表》(附件3),提供大
7、学(高中、中专)录取通知书或相关就学证明、户口本复印件及家庭困难材料。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133、关爱留守儿童项目。受助家庭填写《2012年度“计生家庭幸福生活促进
8、行动—关爱留守儿童”申请表》(附件4),提供小学或初中就学证明、户口本复印件及家庭困难材料。(二)申报程序1、由符合条件的对象填写相应表格,提供所需资料,向所在村(居)、乡镇(街道)提出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