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默会知识:语文知识认识的基本哲学

语文默会知识:语文知识认识的基本哲学

ID:18312541

大小:6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16

语文默会知识:语文知识认识的基本哲学_第1页
语文默会知识:语文知识认识的基本哲学_第2页
语文默会知识:语文知识认识的基本哲学_第3页
语文默会知识:语文知识认识的基本哲学_第4页
语文默会知识:语文知识认识的基本哲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默会知识:语文知识认识的基本哲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教学研讨会论文重建当代语文知识,让建构主义有的放矢——兼论语文科学博士、科学硕士、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知识底线马正平作者简介:马正平,四川西充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课程教学论(语文)硕士点、文艺学(写作学)硕士点负责人、导师。中文本科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写作学)主持人,“国家级精品课程”(语文教学论)学科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时空美学原理)”项目主持人。研究方向:美学、写作学、思维学、阅读学及语文教学论、言语学、汉语音法学与汉字字法学等。(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写作与思维研究所)目录1.0二十世纪以来我国语文教学和语文教

2、学论出了什么问题?1.1当前语文新课标改革的困境和尴尬。1.2建构主义教育学的片面性导致了对(语文)知识教学与训练的忽视。1.3关键的问题是语文知识需要普遍更新2.0二十世纪以来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学论诸多问题产生的哲学方法论分析2.1二十世纪语文、语言知识:陈述性知识泛滥和程序性知识薄弱;2.2二十世纪语文程序知识:目标性焦点性知识的泛滥和线索性附带性知识的缺席;2.3语文“个人知识”:焦点知识和线索知识的整合形成的场性状态;3.0新的探索,新的哲学,新的希望:写作学与言语学与语文知识体系的新构3.1非构思写作学:国内外第一个与波兰尼个人知识理想平行的学科知识体系;3.2非构思

3、写作学:作文语文知识建构的内核与学科方法论;3.3生成主义哲学背景下的言语学:句法学、词法学、字法学、音法学研究成果;3.4语文知识体系:二十一世纪的新构想;4.0语文学科硕士学位、教育硕士课程与教学问题的理想4.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科学硕士、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培养方案的理想;4.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科学硕士、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教育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做法、问题与对策;4.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科学硕士、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教育的教材编写;4.4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

4、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7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科学硕士、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与科研精神的培养;5.0向国家教育部的建言5.1语文课程改革首先要去行政化,进行招标论证与案例考察的统一5.2语文课程标准与达成标准的新的语文知识、新的教学方法的协调、统一5.3教师培训核心:全面洗脑,重装课改理

5、念、语文知识、教学方法的新软件本文将在当代认识论总统这前沿的“默会认识论”的哲学背景上讨论当代语文知识的本质特征的问题和语文课程改革的出路问题的。波兰尼认为人类知识不仅有“言传性知识”,而且有“默会性知识”。关于对象实体的陈述性知识是前者,关于技艺、技能的程序性知识是后者。而默会知识是一种整合性的场性结构知识,它由目标性、焦点性知识和线索性、方法性知识整合构成的。前者是一种理性的主要认识,后这是一种不同意识程度的“附带认识”。本文作者认为,对于学科、教师而言,必须把人们的默会认识的焦点认识和、附带意识的内在机制讲揭示出来讲述清楚,而语文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把这种焦点认识和附带意识

6、的内在机制、原理的理性知识通过建构型的训练转化为具有身体化、心灵化的语文默会知识习惯的下意识,即再此变成新的默会认识,这才是真正的写作素养和能力。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感受性身体性的知识正符合波兰尼所向往的人类技艺知识的理想。中国当代写作学界从传统写作学理论进行现代转化和西方写作理论进行本体转化的非构思、生长论写作学的知识体系,也正好与波兰尼对人类技艺的知识理想高度吻合。更重要的是这套知识体系已经超越了波兰尼认为的技艺默会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律令,实现了语文思维操作模型的言说。在此基础上,本文对20世纪以来尤其是当前的我国语文教学及其改革的进行了深入反思,认为,造成20世纪

7、的语文教学效果少慢差费的根本原因,造成目前语文课程改革效果甚微的尴尬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从20世纪初我们从西方引进来的这套建立在结构主义哲学背景之上的静态化“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语文知识体系,从而冻结了颠覆了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默会知识教育体系,使语文默会知识中的身心化、感受化、体验化、线索化的附带知识的缺席,只留下语法、词法的结构性陈述性焦点知识,破坏了语文行为、语文技艺中的默会整合结构,最后造成了科学的真正的核心的语文知识的的缺席,正是这个原因使20世纪以来,甚至21世纪10年来语文新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