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黄素及其生物学功能

核黄素及其生物学功能

ID:18248273

大小:136.08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9-15

核黄素及其生物学功能_第1页
核黄素及其生物学功能_第2页
资源描述:

《核黄素及其生物学功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核黄素.、技-一奠生物攀功麓吴琼,刘伟(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左家l32109)摘要:核黄素属于B族维生素,又称维生素B,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近年来已经成为最受重视的水溶性维生素之一。文章主要介绍了核黄素的结构性质、生产工艺和生物学功能。关键词核黄素;结构;性质;生物学功能中图分类号:Q563,2:$816.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084(2005)12-0036-02核黄素又称维生素B(VB),是黄素单核苷酸和薯类含量最低。食物中的核黄素很容易吸收,但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的统称,它是一种水溶性B是单独服

2、用,则只有15%的吸收率。核黄素在生物族维生素,1920年被第一次发现,1931年第一次体内储存量不多,多余的随尿液排出。从卵蛋白中分离出来,1935年核黄素的化学结构2核黄素的生产工艺被鉴定ll1。核黄素主要用于防治核黄素缺乏症,如核黄素的生产方法主要有4种:抽取法、化学舌炎、口角炎和阴囊炎等。近几年来研究表明,核合成法、微生物发酵法和半微生物发酵半化学合成黄素还具有利尿、降血脂和改善心脏功能等作用。法[。它的重要性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对其生2.1生产原料理功能作用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生产核黄素的原料有多种。目前,微生物发酵法1核黄素的结构、性质和分布采用的原料主要为植

3、物油、葡萄糖、糖蜜和大米等。核黄素的化学结构是一个核糖醇侧链的异咯嗪BASF公司主要采用豆油作为核黄素的生产原的衍生物,是一种橙黄色晶体,在常温下稳定,在料。湖北广济药业公司原先主要以糖蜜作为核黄素280℃即可熔化分解,而且不受氧气的影响。生产原料,但是糖蜜的供应却难以保障,因此广济核黄素微溶于水,溶液呈现强的黄绿色荧光。药业公司投资1.8亿开发了以大米代替糖蜜生产核不溶于有机溶剂,在强酸溶液中稳定,在碱性条件黄素的新工艺,降低了原料成本,而且还扩大了核下或者暴露在可见光或是紫外线中不稳定。黄素的生产规模。在生物学上,核黄素具有向光性、趋光性和光2.2核黄素生产的微生物菌种治疗的作

4、用,其本身是一类重要的光敏感剂。研究在微生物发酵法中,优良的微生物菌种是提高发现,核黄素在337YIITI激光作用下,可产生激发核黄素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之一,应用于核三重态,而在248ilm激光作用下,既可产生激发黄素工业生产的菌种非常少1。常用的有阿氏假囊三重态,又可生成氧化性自由基。酵母(Ecemotheciumashbyii,Candidatlal"er'i,Sac—核黄素在生物界中分布极广,广泛地分布在所charomycescerevisiae)和棉病阿舒囊霉(霉菌,Ashby有的菜叶、温血动物和鱼的肉中,但每种食物的含goss-ypii;细菌,Bcillussubt

5、ilis)。量相差很大,每百克食物含量低的只有0.0lmg,2.3核黄素发酵工艺的优化高的可达到3.5mg,在肝脏中含量最高,浅色蔬菜核黄素的生物合成与积累是一个复杂的代谢过程,受到碳源、氮源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同收稿日期:2005-08—21选育核黄素高产菌种一样,优化发酵工艺条件也是作者简介:吴琼(1978一),女,黑龙江汤原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特种经济动物营养与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李嵘等饲料博览200.$年第

6、2颤一36—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1997)以阿氏假囊酵母为菌株,研究出了摇瓶发酵从而导致

7、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的增多。核黄素过程中碳源、氮源、微量元素、初始pH、4.3核黄素的抗氧化功能接种量和促生因子等发酵条件的优化配方。因为核黄素依赖的谷胱甘肽还原酶对谷胱甘肽3核黄素的分离提取与纯化(GSH)再生有重要的作用,而谷胱甘肽是一种重要核黄素的分离提取方法主要有:重金属盐沉淀的细胞内抗氧化剂,谷胱甘肽的供应减少引起氧化法、Morehouse法、酸溶法和碱溶法。目前工业生状态,间接地减弱了机体的抗氧化功能,而补充核产中多采用后两种方法。由于酸溶法能耗较大,总黄素可以增加机体的抗氧化功能。收率较低,因此,许多生产商开始把注意力投向碱4.4核黄素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溶法。陆文清等

8、【]对碱溶法进行了详细研究,发核黄素具有降低血脂,抗血小板凝集,抑制脂现:①当pH为11.3~l2.2时,溶解度可达N5000~质过氧化等作用,这些都是高血压并发症相关的危20000mg·L~,该质量浓度范围覆盖了目前发酵生险因素。左保华(1997)报道,高血压患者口服核黄产核黄素的最高质量浓度,而且溶解时间较短(不素(75mg·d一)后,与用药前相比显著抑制血小板聚超过5min);②避光条件、溶解温度、pH、核黄集性,降低血清丙二醛、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素在溶液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