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3课时)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3课时)教学设计

ID:18242800

大小:11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5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3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3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3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3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3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3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三)一、学生起点分析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能够综合运用有理数的意义及其加法、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观察、抽象、计算等活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了有理数的意义和作用,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设置了一个丰富的现实情境一—流花河的水文资料,并据此资料,提出相

2、关问题,综合运用有理数及其加法、减法的有关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讨论,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对流花河一周内的水位变化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一周中每天河流水位情况,继而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本周的水位情况,让学生体会用数学的方法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合理判断,并学会用数学工具直观地表示事物的变化情况。它对学生进一步理解有理数加减运算,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具有重要作用.本节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态观察、对比、分析生活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综合运用有理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灵活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2)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复习巩固加减运算,逐步把学生牵引到对较复杂数据的灵活处理。使学生感受到折线统计图确实可以直观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3)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乐趣,感受到有理数运算的实用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课前准备一一收集资料;第二环节:情境引入;第三环节:合作学习;第四环节:练习提高;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课前准备活动内容:对学生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并让学生收集一些与上课相关的资料(新闻与水文资

4、料)。活动目的: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补充与完善,为新一次的挑战作好准备。收集资料的目的是丰富学生对背景资料的学习,减少学习的障碍。活动的实际效果: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普遍掌握得不错,并收集了丰富的新闻和水文资料。第二环节:情境引入引例1:大湖水库平均水位为62.6米,今年七月,由于久旱无雨,大湖水库水位降到了历史最低水位51.5米,而八月的连续降雨又使水位创历史新高75.3米,,若取警戒水位73.4米记作0点,那么最高水位75.3米可记作米,最低水位51.5米可以记作米,平均水位62.6米可以记作米。引例2:小华

5、是一个理财小能手,上周末他数了数自己的零花钱共有120元,下表是小华本周零花钱记录情况,+号表示当天的零花钱有节余,-号表示当天的零花钱超出预算: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零花钱+3-4+3+2+1-5+5(1)请你帮小华算一算,本周小华哪天的零花钱总数最多?哪天的零花钱总数最少?(2)本周末小华的零花钱总数比上周末多还是少?活动目的:创设丰富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活动的实际效果: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与交流组内的同学交流。然后全组内发表看法进行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与人合作的习惯和语言表

6、达能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第三环节:合作学习上图是流花河的水文资料(单位:米)1.如果把流花河的警戒水位记为0点,那么其他数据可以分别记为什么?2.下表是小明记录的今年雨季流花河一周内的水位变化情况(上周末的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水位变化/米+0.2+0.81-0.35+0.03+0.28-0.36-0.01注:正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上升,负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下降。(1)本周哪一天流花河的水位最高?哪一天水位最低?它们位于警戒水位之上还是之下?与警戒水位的距离分别是多少?(2)与上周末相比,本周末流花河水位是上升了还

7、是下降了?(3)请完成下面的本周水位记录表: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水位记录(米)33.6(4)以警戒水位为0点,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本周的水位情况。活动目的:通过老师指导,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思维水平及思维方法灵活多样,促进思维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数感”活动的实际效果: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取得一致意见,并做汇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有理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表现得都非常出色,积极地动脑筋思考问题,能大胆表明自己的观点第四环节:练习提高1.光明中学初一(1)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1)下表给出了该班6名同学

8、的身高情况(单位:厘米),试完成下表:姓名小明小彬小丽小亮小颖小山身高159154165身高与平均身高的差值-1+20+3(2)谁最高?谁最矮?(3)最高和最矮的学生身高相差多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