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系统分析方法与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系统分析方法与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李道亮傅泽田Ξ(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83)未来的30-50年是中国工业化迅速推进并走向高度化的时期,也是中国走向国际贸易一体化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贸易一体化都会对中国的食物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建立和完善促进食物生产发展的调控保障机制,对保证中国食物的供求平衡和食物供给安全有重要的意义。食物安全调控需要系统分析的方法中国食物生产的发展过程受一系列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制约,这些限制因素广泛地存在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政府行为之中,构成了中国食物供求态势的基本原因集合,对于这些限制因素形成的条件和发挥限
2、制作用的机制,国内外学术界已经进行了长期的广泛的研究,形成了众多的“学说”,甚至“理论”,如:开拓资源说〔1-5〕、科技进步说〔6-8〕、适度进口说〔9-11〕、制度创新说〔12-13〕、控制人口说〔14-15〕等等。这些学说、理论分别对某一个、或几个限制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提出了独到的深刻的见解。然而,这些理论也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缺乏综合的系统分析,把我国食物供求的紧张态势归结为某几个限制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没有认识到它们仅仅是形成“紧张态势”的一部分。可持续安全旨在不损害自然资源的生产能力、生物系统的完整性或环境质量的情况下,达到所有人随时能获得保
3、持健康生命所需的食物〔16-18〕。可持续食物安全系统是一个融自然、经济、社会于一体的复杂巨系统,中国食物生产的发展是复杂系统组成、结构、功能的演化过程,是复杂系统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网络,正是这种网络决定了食物发展的特征、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在因果关系网络中存在众多的反馈回路,它们是真正的结构力量,而且它们之间发生着强烈的耦合作用。这些相互耦合的反馈回路是阻碍或推动食物发展的最深刻力量。食物安全调控以实现国家食物供求平衡、稳定
4、价格、优化资源配置、转移生产风险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等为目标,它包括自然调节、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三个方面。自然调节是按照自然界的生态规律;调节农业资源利用的动态平衡;市场调节是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调节食物生产的规模;政府干预是通过生产计划、储备手段、风险基金、价格政策、贸1Ξ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副校长收稿日期,1998-10-22李道亮等,系统分析方法与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45易政策、消费政策、金融政策、市场建设与管理等,影响农业生产者与经营者的收入预期和投入决策,进而改变食物产出、消费的数量和结构。在食物安全调控中,自然调节、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相
5、互制约和相互干扰的复杂动态作用关系。因此,是一个涉及多主体决策的,复杂的,动态的巨系统问题。研究这样一个系统,需要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用系统分析方法分析食物安全问题,其本质就是找出这些反馈回路,以及它们的耦合点,据此建立关键变量的模拟模型,形成对食物发展问题的综合认识,可行的政策体系奠定基础。为制订科学的系统的2食物安全调控系统分析的程序基于一般系统分析的思想和程序,笔者把决策理论、控制原理与软科学方法有机结合,提出了系统分析食物安全调控的方法〔19〕。该方法由定性、定量方法组成,能够为政府干预食物生产、需求、贸易的正确决策,提供确定优化方案所需的信息和资料。它
6、从系统总体最优的观点出发,对食物安全调控系统的目的、要素、结构、功能、环境、变量、模型等进行充分调查、收集、分析、处理与食物安全有关的数据和信息,建立食物安全调控的模拟模型,制定可替代性方案并进行仿真计算。该方法要求系统分析者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考虑一些未能和无法列入食物安全调控模型的因素,考虑各替代方案在社会、经济、技术、生态等方面的差异,综合权衡各替代方案,最后形成完整、正确、可行的食物安全调控分析报告,提供给决策者。具体程序见图1,各步骤的解释如下:(1)对食物安全调控系统的目标、要素、结构、功能、环境、动态行为、变量进行初步的描述,从总体上把握系统的特点
7、和构架。(2)对系统分析工作的具体步骤、时间安排、人员配置、经费筹措、任务分解等进行谋划,制定食物安全调控系统分析的工作方案。(3)阐明食物安全调控系统存在的问题;问题的起因、结构、过程、环境;问题解决需要采取哪些行动、谁采取行动及行动目标。(4)搞清解决食物安全调控问题需要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政策、时间、组织、信息等方面应具备的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现状。图1调控系统分析的程序46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8年(5)从系统变量的选择、分类及作用关系(包括:反馈回路、反馈回路耦合、结构演化)等方面,描述食物安全调控系统的运行机制。(6)围绕着关键变量之间的作用关
8、系,把系统动力学原理、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