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1

2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1

ID:18212091

大小:267.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9-15

2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1_第1页
2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1_第2页
2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1_第3页
2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1_第4页
2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1_第5页
资源描述:

《2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集合论基础§1.1基本要求1.掌握集合、子集、超集、空集、幂集、集合族的概念。懂得两个集合间相等和包含关系的定义和性质,能够利用定义证明两个集合相等。熟悉常用的集合表示方法。2.掌握集合的基本运算:并、交、余、差、直乘积、对称差的定义以及集合运算满足的基本算律,能够利用它们来证明更复杂的集合等式。3.掌握关系、二元关系、空关系、全域关系、相等关系、逆关系的概念以及关系的性质: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传递性。会做关系的乘积。了解关系的闭包运算:自反闭包、对称闭包、传递闭包。4.掌握等价关系、等价类、商集的概念,了解等价关系和划分的内在联系。5.掌握

2、部分序关系、部分序集、全序关系、全序集的概念以及部分序集中的特殊元素:最大元、最小元、极大元、极小元、上确界、小确界的定义。能画出有限部分序集的Hasse图,并根据图讨论部分序集的某些性质。6.掌握映射、映像、1-1映射等概念,会做映射的乘积。了解可数集合的概念,掌握可数集合的判定方法。7.了解关系在数据库中的应用(数据的增、删、改)以及划分在计算机中的应用。17§1.2主要解题方法1.2.1证明集合的包含关系方法一.用定义来证明集合的包含关系是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一种方法。要证明AB,首先任取xA,再演绎地证出xB成立。由于我们选择的元素x是属于A的任何

3、一个,而非特指的一个,故知给出的演绎证明对A中含有的每一个元素都成立。当A是无限集时,因为我们不能对xA,逐一地证明xB成立,所以证明时的假设“x是任取的”就特别重要。例1.2.1设A,B,C,D是任意四个非空集合,若AC,BD,则A×BC×D。证明:任取(x,y)A×B,往证(x,y)C×D。由(x,y)A×B知,xA,且yB。又由AC,BD知,xC,且yD,因此,(x,y)C×D。故,A×BC×D。方法二.还有一种证明集合包含关系的方法,基于集合的交和并运算的两个基本性质ABAÇB=AAÈB=B以及一些已经证出的集合等式。现在我们就用此方法将上例再证

4、一次。由下面例1.2.2证明的结论有(A×B)Ç(C×D)=(AÇC)×(BÇD),若AC,BD,则AÇC=A,BÇD=B,因此,(A×B)Ç(C×D)=A×B。因此,A×BC×D。1.2.2证明集合的相等方法一.若A,B是有限集,要证明集合A=B当然可以通过逐一比较两集合所有元素均一一对应相等即可,但当A,B是无限集时,一般通过证明集合包含关系的方法证得AB,BA即可。例1.2.2设A,B,C,D是任意四个集合,求证(A×B)Ç(C×D)=(AÇC)×(BÇD)。证明:首先证明(A×B)Ç(C×D)(AÇC)×(BÇD)。任取(x,y)(A×B)Ç(C

5、×D),则(x,y)(A×B),且(x,y)(C×D),故xA,yB,xC,yD,即xAÇC,yBÇD,因此,(x,y)(AÇC)×(BÇD)。由于以上证明的每一步都是等价的,所以上述论证反方向进行也是成立的。故可证得(AÇC)×(BÇD)(A×B)Ç(C×D)。因此,(A×B)Ç(C×D)=(AÇC)×(BÇD)。方法二.还有一种证明集合相等的方法,可以通过已证出的集合等式,通过相等变换将待证明的等式左(右)边的集合化到右(左)边的集合,或者两边同时相等变换到同一集合。例1.2.2设A,B,C是三个集合,已知AÇB=AÇC,AÈB=AÈC,求证B=C。

6、证法1:使用反证法。假设B≠C,则必存在x,满足xB,且xC,或者xB,且x17C。不妨设xB,且xC,①若xA,则xAÇB,但xAÇC,与AÇB=AÇC矛盾。②若xA,则xAÈB,但xAÈC,与AÈB=AÈC矛盾。所以原假设不对,B=C。证法2:利用已知以及集合运算的交换律、分配律与吸收律,有B=BÇ(AÈB)=BÇ(AÈC)=(BÇA)È(BÇC)=(CÇA)È(BÇC)=CÇ(AÈB)=CÇ(AÈC)=C1.2.3判断给定关系的性质给出一个关系,我们可以判断它是否具有自反性、反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传递性等性质,这既可以从以集合形式给出的关系来

7、判断,也可以从关系的关系图或关系矩阵出发来进行判断。R的集合表达式、关系图、关系矩阵三者均可以相互唯一确定,比较关系的这三种表示方法容易看出:关系的集合表达式便于书写,关系矩阵便于存储,而关系图直观、清晰。方法一.从关系的集合表达式判断关系的性质设R为集合A上的关系,(1)若IAÍR,则R具有自反性;(2)若IAÇR=f,则R具有反自反性;(3)若R-1=R,则R具有对称性;(4)若RÇR-1ÍIA,则R具有反对称性;(5)若R2ÍR,则R具有传递性。方法二.从关系图判断关系的性质定义1.2.1设A={x1,x2,…,xn},R是A上的二元关系。以A中的

8、元素为顶点,在图中用“。”表示顶点。若xiRxj,则从顶点xi向xj引有向弧,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