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法治社会建设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法治社会建设

ID:1818833

大小:3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3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法治社会建设_第1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法治社会建设_第2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法治社会建设_第3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法治社会建设_第4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法治社会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法治社会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社会学其它相关论文题目: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法治社会建设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八部分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在中国,民生问题从提出、发展到最终解决,也就是从它产生的现实性、进一步演变下去的可能性、解决的必然性,将探讨民生、民主和民权之间的关系,并对中国民生—法治国家的建设提出一些具体的思路。这不仅需要诸多微观制度创设的智慧,还需要更多的宏观眼光,并需要我

2、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  关键词:民生;法治;社会建设    一、当前中国民生制度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民生问题的提出  “民生”作为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民生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社会中,体现在不同社会群体里,所反映的民生需求也是不同的。但它总的趋势是作为人的追求一定是持续向上、持续向好的。虽然很难准确界定它的内涵,但是“民生”大致应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的核心内容:(1)生计来源。即最基本的谋生条件,其中,就农村居民而言,主要指“土地”问题;就城镇居民而言,主

3、要指“就业”问题。(2)生活质量。即通常所讲的衣食住行这类日常生活消费层面的话题。(3)生存状态。即社会提供给民众的生存条件,主要指社会保障问题。(4)生命安全。即生命保障层面的话题,主要包括社会治安和环境保护。(5)民生心态。即围绕民生问题,民众的种种心理状态和各类意见、呼声、要求[1]。因此民生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各种正当权益受到尊重和保护,人的生命价值、健康价值、尊严价值等都应该越来越受到尊重。  (二)民生的问题化  第一,民生问题是社会层面的问题。它与一个国家对社会建设的重视和发展程度息息相关。也与一定时

4、期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社会公平正义度比较高,即使这个社会的经济能力有限,但社会利益分配得比较合理,那可能老百姓的怨声还不至于很高。这就是孔子所描述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状态;如果说这个社会不能体现公平、正义,社会利益分配又明显不公,即使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了,民众的怨声仍然会很高,甚至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第二,民生问题是经济层面的问题。民生问题的直接根源就是经济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可以说,古今中外均是如此,毫无例外。以美国为例: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民生问题和经济问题就常常在选战中扮演主要

5、角色,它是选民最关心的问题。而在因打赢经济牌而上台的几位总统任职期间,美国经济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富兰克林·罗斯福、里根和克林顿。美国一位政治学家通过统计方法分析以往大选的结果,发现美国老百姓的个人实际收入增长率能够很好地预测总统大选中执政党候选人的得票率。这个道理显而易见,老百姓觉着收入增加不少,自然会选执政党;觉得收入无增长甚至减少了,必然有更换政党的要求。  第三,民生问题是政治层面的问题。民生问题背后的深层次根源是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它后面直接关联的,是与政府的公共服务有关,政府的主要职责就

6、是提供充足的公共品。也与一个国家和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制度安排有关。过于重积累轻消费,重建设轻分享。因为这种制度安排的后面,直接反映着政府的价值追求和治国理念,也反映着一定时期政府的政策导向,这些都是其政治意志的直接体现。  第四,民生问题是法律层面的问题。民生问题是如何走入法律视界?表面上看,现实中产生的许多民生问题似乎是公共品供给不足所致,实则是因为民权缺乏保障,容易受到各种公权力或私权力的侵犯。当一个社会的私权较弱,那么公权就会强大,强大的背后就同时意味着容易异化和扭曲。其结果就容易造成对私权的侵犯。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

7、,将会恶性循环。比如,在企业改制、城市拆迁改造、农村征地中,我们经常看到的工人失业、农民失地、居民房屋被强制拆迁、农民工的工资被拖欠等民生问题,其实质和要害就是民众的财产权利受到公权力或私权力的侵害。    二、导致民生问题化的制度解析    (一)制度之穷  一是制度不公。二是制度缺失。导致民生资源缺失、遭遇垄断或分配不公的种种情形时有发生。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社会蓝皮书《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调查显示,根据城乡居民的看法,目前“看病难、看病贵”,“就业失业问题”和“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是最

8、突出的三大社会问题。蓝皮书主编李培林教授认为,“中国实际收入差距扩大到18倍”,并且这种差距在向纵深发展。又如:2007“环保民生指数”于2008年1月7日在北京第三次发布。调查显示,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42.1分,环保行为得分为36.6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44.7分。三项指标均不及格,无疑为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