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171884
大小:7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9-14
《初中古代散文解读与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古代散文解读与教学策略付华(北京市第十二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古代散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新教材中古代散文的比例由原来的20%增加到40%,教学难度也相应提高。因此,如何进行古代散文的教学,进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师迫切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长期以来,面对文质兼美的文化大餐——古代散文,教学中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文言文,对现代中学生来说,似乎是“天书”,许多学生不喜欢文言文,读不懂文言文,对文言文望而生畏,甚至在学生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语文课、有两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教师苦口婆心,耗神耗力
2、;学生愁眉苦脸,怨声载道:教学结果可概括为“高耗低效”、“少慢差费”。如何改变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现状,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际效果呢?这将是我们这一讲所要探讨的问题。一、古代散文的概念及教学意义我国古代,为区别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一律称之为散文。古代散文传承了丰厚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展现着民族的精神与智慧。阅读古代散文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批判继承文化遗产,为社会文化提供可借鉴的东西,同时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道德情操教育。二、全面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
3、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有三处三句话):1.“总目标”中,“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2.“阶段目标之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3.“实施建议之评价建议”,“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上三句,看似简约(注意我没有用简单这个词)、浅易,实则精确精要,它是我们制订文言文教学策略的依据,需要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下面就几处表述,谈谈我的理解:1.
4、“浅易文言文”“浅易”本身就属于经验性的模糊判断。一般地说指思想不太深奥、凭借学生的人生经验和思维水平能够理解;表达方法合乎常规、语言文字不生僻;阅读难度不大的文章。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现行教材中所选文言文几乎涉及由先秦至明清各个时期之优秀散文这些优秀作品,全面地反映着汉语言规律的发展与承传(通假字、古今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这种浅易要辩证地看。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何为文章的基本内容?我想基本内容应该包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思路、作者的思想情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所持论据、事物的基本特征或基本原理。“能
5、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是初中三年教学学习最终预期的能力目标既最终的学业水平,但在三年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教师予以许多指导和训练。如,有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未必能做到真正理解。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策》吾妻之美我者美美měi,会意。金文字形,从羊,从大,古人以羊为主要副食品,肥壮的羊吃起来味很美。本义:味美。<形>形貌好看,漂亮: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动>认为…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认为…美”,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_____吾妾美我者客美我者就很难说是“认为…美”,因为“认为”是对人或事物确定某种看法﹐做出某种判断。
6、妾的畏,客的有求导致的“美我”,很可能是口不应心,用工具书恰恰难以得出正确的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从而形成能力。3.“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两个“考察”并举,不能只关注“记诵”的落实,而忽略“理解”的训练。“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不等于在阅读教学中回避必要的特殊语言现象的分析。(简而言之,“不考”不等于“不教”)尽量回避语法理论、术语的讲解,不等于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文言语句的翻译。如“一狼犬坐于前”,我们不必大讲特讲名词状语
7、,但还是应该让学生明白这里的“犬”的特殊用法,从而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再如:作为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互文。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在语文教材古诗文中,有数十处,这类句子句法关系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我们理解它时,要瞻前顾后,不能偏执任何一端,把它割裂开来理解。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地、完整地、不片面地掌握这类句
8、子的真正意思。如果不知道互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无法正确理解,虽然对这句话大多数教材有整句的翻译,但是,这一类的现象如果不讲,学生就不能举一反三,真正掌握,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