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164538
大小:9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14
《2013年基础班儿科学讲义 (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儿科学》 第十二单元 营养性疾病小儿肥胖症小儿肥胖症中医病因病机诊断要点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病因病机 病因 引起小儿肥胖症的主要病因为饮食失调和脾肾两虚。 饮食失调饮食不节,过食肥甘之物,则壅滞难化,损伤脾胃,脾虚则内湿不运,日久躯脂满溢,发为肥胖。 脾肾两虚先天禀赋不足,脾肾虚弱,水湿不运,聚湿成痰,壅滞于体内,发生肥胖。 病机 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脾胃运化失常,痰湿、脂膏内停。痰湿、脂膏为其主要病理产物。病位主要在脾、胃,
2、涉及肝、肺、肾,属本虚标实之证。 诊断要点 小儿肥胖的诊断标准尚不统一,目前国内外常采用的指标有两个:身高标准体重(weight-for-height)和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 ①体重大于参照人群(同年龄、同性别、同身高人群)体重的20%。 ②有过度营养、运动不足、行为偏差的特征。 ③除外某些内分泌、代谢、遗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肥胖或药物引起的肥胖。 ④脂肪分布均匀,以腹部、肩部、面颊部、乳房等处尤为明显。 凡具有上述4项者,可诊断为单纯性肥胖症。 增生
3、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生长激素缺乏症等虽有皮脂增多的表现,但均有其特点,不难鉴别。 鉴别诊断 单纯性肥胖确诊时需与由各种遗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肥胖鉴别。 Prader-Willi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3岁开始发病,呈周围性肥胖,面部特征为杏仁样眼、鱼样嘴、鞍状鼻和内眦赘皮。 其他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生长激素缺乏症等虽有皮脂增多的表现,但均有其特点,不难鉴别。 中医辨证论治 脾虚痰阻 证候:肢体虚胖、困重,疲乏无力,少气懒言,纳差,腹满,小便少,
4、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沉缓。 治法:运脾除湿。 方药:胃苓汤加减。 胃热湿阻 证候:肥胖臃肿,消谷善饥,肢体困倦,头胀眩晕,懒言少动,或口渴喜饮,或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胃泻热,兼以化湿。 方药:泻黄散加减。 脾肾两虚 证候:肥胖虚浮,疲乏无力,腰膝酸软,甚者畏寒肢冷,懒言少动,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缓无力。第8页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儿科学》 治法:补益脾肾,温阳化湿。 方药: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加减。 蛋白质-能量营养
5、不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分型中医辨证论治 发病机制 病因 原发性 继发性 发病机制 由于蛋白质和能量长期摄入不足,导致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儿新陈代谢失调、各系统组织器官功能低下、免疫功能抑制而发生一系列病生理改变。 ①新陈代谢异常 ②各系统功能低下 ③免疫功能抑制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上分为消瘦型营养不良、水肿型营养不良、消瘦-水肿型营养不良三型: 消瘦型营养不良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其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体重不增,继则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和肌肉逐渐减少或消失,久之可引起身
6、长不增,智力发育落后。皮下脂肪减少的顺序是:首先是腹部,其次为躯干、臀部、四肢,最后为面颊部,其中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可作为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肿型营养不良又称恶性营养不良病,常同时伴有能量摄入不足。多见于单纯碳水化合物喂养的1~3岁幼儿。外表似“泥膏样”。 消瘦-水肿型营养不良临床表现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中医辨证论治 疳证病情复杂,虚实有别,主要病变部位在脾胃,可涉及五脏,钱乙曰:“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故治疗应根据疳气、疳积、干疳的不同阶段,灵活运用攻、补之法。 疳气
7、 证候:形体略见消瘦,面色少华,毛发稀疏,食欲不振,精神欠佳,性急易怒,大便干稀不调,舌质略淡,苔薄微腻,脉细。 治法:和脾健运。 方药:资生健脾丸加减。 疳积第8页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儿科学》 证候:形体明显消瘦,肚腹胀大,甚则青筋暴露,面色萎黄,毛发稀疏结穗,食欲减退,精神烦躁,夜卧不宁,或伴有动作异常,揉鼻挖眉,吮齿磨牙,或善食易饥,大便下虫,或嗜食异物,舌质偏淡,苔腻,脉沉细而滑。 治法:消积理脾。 方药:肥儿丸加减。 干疳 证
8、候:形体极度消瘦,皮肤干瘪起皱,大肉已脱,呈老人貌,毛发干枯,面色无华,精神萎靡,啼哭无泪,杳不思食,或见肢体浮肿,或见皮肤瘀点、瘀斑等,舌质淡嫩,苔少,脉细弱无力。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 兼证 眼疳 证候:兼见两目干涩,畏光羞明,眼角赤烂,甚则黑睛浑浊,白睛生翳,或夜间视物不明等。 治法:养血柔肝,滋阴明目。 方药:石斛夜光丸加减。 口疳 证候:兼见口舌生疮,甚者糜烂,秽臭难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