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招聘录用法律风险(论文)

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招聘录用法律风险(论文)

ID:18124002

大小:59.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14

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招聘录用法律风险(论文)_第1页
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招聘录用法律风险(论文)_第2页
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招聘录用法律风险(论文)_第3页
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招聘录用法律风险(论文)_第4页
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招聘录用法律风险(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招聘录用法律风险(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专业毕业论文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招聘录用法律风险----从企业招聘录用工作说开去分校(站、点):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稿日期:11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招聘录用法律风险----从企业招聘录用工作说开去目录写作提纲……………………………………………………….(2)内容摘要……………………………………………………….(4)关键词………………………………………………………….(4)正文…………………………………………………………….(4)一、绪论……………………………………………………….(4)二、本论……………………………………

2、………………….(4)(一)招聘广告中的法律风险……………………………….(4)(二)入职审查中的法律风险……………………………….(5)(三)录用通知中的法律风险……………………………….(7)(四)规避法律风险,避免企业损失的建议……………….(7)参考文献……………………………………………………….(9)11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招聘录用法律风险----从企业招聘录用工作说开去写作提纲一、绪论招聘活动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个过程里,有些企业因为缺乏规范的操作流程,或忽视了其中的法律风险,为日后产生劳动纠纷埋下了隐患。本文对企业的招聘环节进行梳理,

3、并将其中的法律风险加以指出说明,以期对企业HR有所帮助。二、本论(一)招聘广告中的法律风险1、任职条件和岗位职责要明确、具体2、避免含有就业歧视性内容(二)入职审查中的法律风险1、基本信息审查2、劳动关系审查3、竞业限制审查4、入职体检5、其他信息审查(三)录用通知中的法律风险1、录用通知可附生效条件112、录用通知必备失效条款3、录用通知中应对岗位职责加以规定4、录用通知中应含有冲突条款(四)规避法律风险,避免企业损失的建议1、建立健全的招聘管理制度2、对应聘者慎用承诺3、规范应聘登记表4、劳动关系及竞业限制审查应严格5、应聘者的联系方式要详尽三、结论企业应以制度规范化与实务

4、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完善招聘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构建和谐的劳动用工关系。11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招聘录用法律风险----从企业招聘录用工作说开去吴冰冰【内容摘要】招聘活动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企业人才战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现在人才紧缺的时代,尤显重要。然而很多企业的HR(人力资源工作者或者因为对劳动法规不熟悉不了解,或者缺乏规范的操作流程,或者意识不足,也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法律风险。本文将主要结合招聘的几个关键环节招聘广告、入职审查、录用进行梳理,指明其中的法律风险,并给出相应建议,以期对企业HR(人力资源工作者)有所帮助。【关键词】招聘广告入职审查

5、录用通知劳动法规法律风险如今是金九银十的求职招聘黄金季节,大部分企业渐进招聘高峰期,很多HR(人力资源工作者)正在抓住时机为各部门“拾遗补漏”,补充人员配备。在这个过程里,有些企业因为缺乏规范的操作流程,或忽视了其中的法律风险,为日后产生劳动纠纷埋下了隐患。招聘过程中会存在哪些法律风险?事实上,从招聘广告、入职审查、到录用通知书发送等环节,事无巨细,都可能存在法律风险。本文对企业的招聘环节进行梳理,并将其中的法律风险加以指出说明,以期对企业HR有所帮助。一、招聘广告中的法律风险招聘广告是企业最常用的招聘工具,也是招聘过程对外中的首要程序。企业发布招聘广告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需要

6、注意:1、任职条件和岗位职责要明确、具体11案例1:2008年1月,黄某参加了北京市某区主办的专场招聘会,经面试,被一家模具公司录用为销售部经理助理。2008年1月21日,双方协商一致,签订了2年期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约定了2个月的试用期。黄某入职一段时间后,公司领导认为其工作态度十分认真,但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都不理想,与招聘时对空缺岗位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2008年3月6日,该模具公司以黄某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决定解除与黄某的劳动关系,并不予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黄某认为,自己工作积极努力,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也正在快速提高,公司领导在未对其进行任何考核,也没有任何考

7、核标准的情况下,片面地认为自己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劳动关系是不合法的。于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该模具公司向其支付经济补偿。仲裁委员会经调查审理后,判定该模具公司与黄某解除劳动关系属于违法行为,对黄某的申诉请求予以支持,要求该模具公司向黄某支付双倍经济补偿的赔偿金。(1)案例分析:黄某为何不能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录用条件,是指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依据岗位要求所提出的具体标准。用人单位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向劳动者提出的录用条件和标准各不相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