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083053
大小:8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13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术技术梯队建设项目实施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术技术梯队建设项目实施办法信农政〔2008〕39号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信阳农专《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与建设,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有关精神,为加强我校学术技术梯队建设,建立动态的教师培养长效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一、建设计划信阳农专学术技术梯队建设项目由“青年教师助推计划”、“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和“名师培养计划”三部分组成。经过分批、分期的重点建设,形成由“学术技术新秀”、“学术技术骨干”和“学术技术带头人
2、”三个层次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学术技术梯队。二、建设周期学校学术技术梯队建设周期原则上为2年。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建设任务的,由个人提出申请,经学校研究同意后可以视具体情况延长半年,但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建设终期由学校组织专家按照有关验收标准进行检查验收。三、学术技术梯队建设项目的申报与评选(一)申报条件1、“学术技术新秀”培养对象申报条件(1)已聘讲师职称,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年龄不超过35岁。(2)独立系统地讲授过一门以上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或基础课,教学工作量饱满,教学效果优秀。(3)具有较系统、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对本学科
3、专业发展状况有一定的了解,研究方向明确;有一定的专业技能。(4)近5年来有一定数量的教研、科研成果,且具备下列条件中的2项以上:①在国内外正式学术刊物上发表有价值的本专业学术论文3篇以上(第一作者)。②参编并正式出版过本专业著作或教材3万字以上。③完成校级或地厅级以上教研或科研、技术项目2项以上(前5名),并取得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④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3名)。⑤地厅级二等以上科技进步奖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奖项目的主要完成者(前7名)。ofwork,relationships,needandpossi
4、bility,putquali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individualabsorptionTheprincipleo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andstrictlyperformintheadmissionprocedure,topreventthePartymember72、“学术技术骨干”培养对象申报条件(1)已聘副教授职称,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年龄不超过45岁。(2)独立系统地讲授
5、一门以上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或基础课,教学工作量饱满,教学效果优秀,教学业绩突出。(3)具有较系统而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对本学科国内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研究方向明确,并有较深入的研究;专业技能较强。(4)近5年来教研、科研成果显著,具备下列条件中的2项以上:①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或国内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有一定价值的论文,基础学科2篇以上,专业学科3篇以上(第一作者)。②正式出版过本专业专著、译著或国家统编教材,本人为参编;省级统编教材,本人为副主编。③省、部级三等以上或省(市)厅级二等
6、以上科技进步奖或自然科学奖项目的主要完成者(前5名)。④参加过省级以上工程、科研、技术项目,已取得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人是该项目或课题的主要完成者(前5名)。⑤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者(前3名)。⑥担任省级学会理事或地市级以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人选。3、“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申报条件(1)已聘教授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55岁。(2)独立系统地讲授过二门以上的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或基础课,教学工作量饱满,教学效果优秀,教学业绩突出。(3)具有坚实而广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有较深的学术造诣,熟悉
7、本学科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学术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在本学科专业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在省内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声望;专业技能突出。(4)近5年来教研、科研成果显著,具备下列条件中的3项以上:①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有价值和有创见的学术论文,基础学科3篇以上,专业学科4篇以上(第一作者)。②在省级以上出版社正式出版过本人撰写的本专业专著、译著2部以上,或正式出版过国家规划教材2部以上,本人为主编或副主编;省级规划教材2部以上,本人为主编。③ofwork,relationships,needandpossibility,pu
8、tquali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individualabsorptionTheprincipleo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ands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