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农业的起源(2)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农业的起源(2)

ID:1804857

大小:43.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1-13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农业的起源(2)_第1页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农业的起源(2)_第2页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农业的起源(2)_第3页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农业的起源(2)_第4页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农业的起源(2)_第5页
资源描述: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农业的起源(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理学农林学类论文题目: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农业的起源(2)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2.稻作的起源关于稻作的起源,中国的学者倾向于人口压力说:“(长江流域)夏季炎热,植物生长茂盛;冬季寒冷干燥,除某些地下块茎植物外,很难找到就便的植物性食物,而狩猎也难以保证稳定的食物供应。在人口随着史前文化的发展而逐渐增多的情况下,这个矛盾必定会尖锐化,迫使人们去寻找那种能够增产又便于储存的食物。一旦人们发现了野生稻的食用价值和易于长期储藏的特点,必定

2、会着意培养繁殖。”[9]也有个别学者倾向于宴享说。如陈淳先生就认为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起源,可能是原始先民们为了寻找味美的食物而选择了野生稻,然后有意加以栽培[10]。其次,就中国本土农业而言,稻作农业和旱作农业是各自独立起源的,并无先后继承的关系。即黄河流域是旱作农业区,主要栽培粟、黍、稷、麻、豆等旱地谷物。长江流域是稻作农业区,主要栽培水稻。“二者在农业发展上是并行的两个系统,而不是前后继承的关系。”[11]这是由各自的自然条件造成的,也为考古发掘资料所证实。因而国内外学者大都持赞同观点。不过,中国的学者更注意着

3、力探讨的是稻作起源地的问题。关于稻作的起源地,国际学术界素有争议。在20世纪上半叶,国外有些学者认为稻作起源于印度,然后渐次传到中国、日本和南洋诸岛。这是因为当时考古出土的稻谷标本以印度的较早。但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的考古事业蓬勃发展,各地出土的稻谷标本的年代越来越早,远远超过印度及东南亚其他国家,于是,更多的学者(特别是中国的学者)主张应该在中国本土寻找稻作起源地。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有下列几种观点。(1)起源于华南最早提出这一假说的是已故中国著名农学家丁颖教授。早在1949年他就提出”中国之稻种来源,

4、与古之南海即今之华南有关”[12]。1957年他在《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一文中,再次论证“根据我国五千年来稻作文化创建过程并由华南与越泰接连地带的野生稻分布和稻作民族的地理的接壤关系,特认定我国的栽培稻种是起源于华南”[13]。有不少学者赞同这一观点。如童恩正先生在《略述东南亚及中国南部农业起源的若干问题》一文中认为:“根据现有的资料,基本上可以断定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地就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它可能在浙江省杭州湾一带,但更可能是在纬度较南的云南、广东、广西地区。”[14]李润权先生在《试论我国稻作的起源》一文中

5、更明确提出“在我国范围内追溯稻作栽培的起源中心应该在江西、广东和广西三省的旧石器晚期遗址多作努力,其中西江流域是最值得重视的”。其主要理由是:(1)分布在中国的普通野生稻是多年生野生稻,是公认的栽培稻祖先。它在中国分布的海拔高度约为30米至600米,东起台湾的桃园(121°15’E),西至云南的景洪镇(100°47’E),南起海南岛崖县的羊栏(18°15’N),北达江西的东乡(28°14’N)。这一范围才有可能是稻作栽培的起源地。(2)在这一范围内只有江西、广东和广西三省发现了较密集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其碳十四测

6、定年代都早到公元前8000年以上,远远早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这些遗址周围的生态环境都有多水的低洼地或沼泽,适于水稻种植。(3)这些遗址当时虽未发现水稻遗存,但已出土许多石斧、石锛、蚌刀、石磨盘、石杵等可视为从事农业的工具,表明人们已能利用谷类作物,这些谷类作物应该就是水稻[l5]。裴安平先生在稍后发表的文章中也持相似的观点。他着重从古气候学角度来研究华南地区的稻作起源问题,认为距今25000至11000年是中国近10万年来气候最干冷的时期,为大理冰期峰期阶段。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到严寒气候的侵袭,长江中下游地区的

7、气温比现代要低8°C左右,属于暖温带气候。而现代直抵河南南部的亚热带气候,当时则收缩到北纬24°以南地区,亦即广西中部以南。如果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农业先前可能还有一段较长的准备过程,那么,这时期自然条件最适宜的区域应当首推华南。至于长江流域,此刻可能因气温较低而危及到普通野生稻的存在。“华南作为既有野生稻分布,又有适宜的自然环境,还有长期人类居住和活动的地区,它的水稻栽培史当不会晚于长江流域。”[16]多年以后,稻作起源于长江中游说甚为盛行之际,裴安平先生在1997年第二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又重申了这一观点[

8、l7]。裴先生正是“长江中游说”的主要考古学证据彭头山遗址的主持发掘者,他却不主张稻作起源于长江中游说,而是力主起源于华南说,这种探求真理的科学态度,甚为难得。(2)起源于云贵高原国内外有不少学者(特别是农学界)主张稻作起源于云贵高原。如日本学者渡部忠世认为水稻的原产地是从印度阿萨姆邦到中国云南的椭圆形地区[l8]。菲律宾学者张德慈也认为“可能系自尼泊尔-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