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041662
大小:34.08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9-13
《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生活中的趣味物理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生活中的趣味物理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篇一:物理校本课程《生活中的物理》教学计划 高中物理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康平高级中学 XX年高中物理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课改为载体,坚持“科研兴校”,走探究式学习之路,以“关注生 活,勇于探究,学以致用,促进发展”为宗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具体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带着物理的眼光走进生活,激励同学们认真研究生活,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知识,拓展视野,形成务实的探索精神。 2、让
2、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供信息资源,创设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 2、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素材收集整理,学会原理分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积极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培养学习物理兴趣。 二、课程内容: 该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高中物理学习方法论(二)生活中的物理 (三)高中教材中的物理学家介绍三、重点、难点:
3、重点: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认识。 难点:培养认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方法,综合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四、具体措施: 1、课程分2学期授课;每学期均为16课时。拟每周授课1课时,时间为周五 下午第3节,地点教室或多媒体教室。采取自愿报名原则,根据报名人数确定班级和授课教室。 2、内容与活动、课堂、课外相结合,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在生活中培养他 们的物理知识。 3、教学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物理知识相结合。4、活动过后进行总结、评价,落到实处。五、本课程教学的评价 根据本校本课程的特点,其评价应特别
4、注重学生的修习过程的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对课程的热爱和参与程度都是学分评定的重要依据。 物理组 XX年9月 篇二:校本课程教案-生活中的物理 蒙阴一中校本课程教案 授课教师:张家凤 课题:第一节自行车中的力、热、电、光等知识 【教学目标】: 1、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 2、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3、培养学生解决较难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自行车这一熟悉的交通工具,提出开放性试题,进行讨论和解 答,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
5、难点】:综合运用力、热、电、光等知识的能力【课时】:1【教学过程】:导入: 自行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的交通工具,它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但看似简单的自行车却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包括杠杆、轮轴、摩擦、压强、能量的转化等力学、热学及光学知识,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来分析。新课教学 出示课题:自行车中的力、热、电、光等知识 首先请同学们讨论自行车有关的力学知识:(引导提问学生发言、讨论)然后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一、力学知识1、摩擦方面 (1)自行车车轮胎、车把套、脚踏板以及刹车块处均刻有一些花纹,增大
6、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2)车轴处经常上一些润滑油,以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3)所有车轴处均有滚珠,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转动方便。(4)刹车时,需要纂紧刹车把,以增大刹车块与车圈之间的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5)紧蹬自行车前进时,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是自行车前进的动力,前轮受到 的摩擦力方向向后,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 自行车靠惯性前进时,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后,这两个力均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2、压强方面 (1)一般情况下,充足气的自行车轮胎着地
7、面积大约为 S=2×10Cm×5cm=100×cm2,当一普通的成年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F=(500N+150N)=650N,可以计算出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6。5×104Pa。 (2)在车轴拧螺母处要加一个垫圈,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压强。(3)自行车的脚踏板做得扁而平,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它对脚的压强, (4)自行车的内胎要充够足量的气体,在气体的体积、温度一定时,气体的质量越大,压强越大。 (5)自行车的车座做得扁而平,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它对身体的压强。3、轮
8、轴方面 (1)自行车的车把相当于一个轮轴,车把相当于轮,前轴为轴,是一个省力杠杆,如图 3所示。 (2)自行车的脚踏板与中轴也相当于一个轮轴,实质为一个省力杠杆。(3)自行车的飞轮也相当于一个省力的轮轴。4、杠杆方面 自行车的刹车把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5、惯性方面 (1)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停止蹬自行车后,自行车仍然向前走,是由于它有惯性。(2)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若遇到紧急情况,一般情况下要先捏紧后刹车,然后再捏紧 前刹车,或者前后一起捏紧,这样做是为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