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大众性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困境(6.5)

文化的大众性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困境(6.5)

ID:17972525

大小:4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12

文化的大众性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困境(6.5)_第1页
文化的大众性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困境(6.5)_第2页
文化的大众性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困境(6.5)_第3页
文化的大众性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困境(6.5)_第4页
文化的大众性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困境(6.5)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的大众性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困境(6.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化的大众性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挑战摘要:文化的大众性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属性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自觉追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加剧,大众也由过去铁板一块的政治化同义体分化为多元的利益主体,这给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一方面阶层的分化和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加剧了文化整合的难度;另一方面忽视大众生存语境的变化导致对传统宣教模式的路径依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将社会建设与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推进,以寻求社会共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重视制度的教化功能,以制度创新推动文化

2、转型。创新意识形态话语宣传模式。关键词:大众性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挑战强调文化的大众性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自觉追求。自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要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努力让文化成果为大众所接受和共享,并致力于让大众也成为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的大众化品格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的文化追求。这种自觉追求既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想一致,从文化层面也支持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新生政权执政者的合法性,与特定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相匹配。然而大众是一个变动不居的领域,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加剧,我们正进入到一个转型社会、消费社会、网络社会,大众也正由过去铁板一块的政治化同义体分化为多元的利益主体,这给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一、文化的大众性追求及其历史局限1、文化大众性的追求及其延续毛泽东无疑是文化大众化品格的首要提倡者,并对文化大众化理论有较为系统的阐发。他对文化大众化品格的追求既基于朴素的阶级情感同时又闪烁着政治家的智慧。对占人口大多数且生活在底层的劳苦大众文化权利和文化品味的尊重,是中国共产党赢得民众支持的一大原因。不同于一般的文化人,毛泽东思

4、考文化问题的首要出发点是文化的功用问题。“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如同列宁所说,是整个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因此,党的文艺工作,在党的整个革命工作中的位置是确定了的,摆好了的;是服从党在一定革命时期内所规定的革命任务的。”[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5-8661]文化的大众化既是革命战争时期进行通俗传播、宣传的手段和方式,也是中国共产党所要创造的新文化所应具备的特质。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forthequalityofre

5、viewsandreview.Article26threview(a)theCCRAcompliance,whethercopiesofchecks;(B)whetherdoubleinvestigation;(C)submissionofprogramcompliance,investigationorexaminationofwhetherviewsareclear;(D)theborrower,guarantorloans这种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

6、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82]在两年后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进一步明确了大众的范围,即“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3][4][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5,851,851-852[5][6]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00,286[7][9]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7、.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6.html[10][12]范玉刚.“大众”概念的流动性与大众文化语义的悖论性[J].人文杂志,2011,(1):107-112[11]郑永年.通往大国之路——中国的知识重建和文明复兴[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116[13]参见陈叙、操慧.新闻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及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36-40[14]参见韦森.文化与制序[M].上

8、海:人民出版社,2003:45[15]陈明明.从超越革命到调适性发展——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J].天津社会科学,2011,(6):62-723]基于此,毛泽东对于文化大众化的途径以及形式都作出了思考,如关于普及与提高的问题,知识分子与工农大众的关系问题,如何更好利用民族和民间文化形式的问题等等。“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