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讨论思想在高考中的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考中的应用

ID:1797213

大小:489.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7-11-13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考中的应用_第1页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考中的应用_第2页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考中的应用_第3页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考中的应用_第4页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考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考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分类讨论的常见情形(1)由数学概念引起的分类讨论:主要是指有的概念本身是分类的,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结论,则必须进行分类讨论求解,如绝对值、直线斜率、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2)由性质、定理、公式引起的分类讨论:有的数学定理、公式、性质是分类给出的,在不同条件下结论不一致,如二次函数y=ax2+bx+c(a≠0),由a的正负而导致开口方向不确定,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因公比q是否为1而导致公式的表达式不确定等.(3)由某些数学式子变形引起的分类讨论:有的数学式子本身是分类给出的,如ax2+bx+c>0,a=0,a<0,a>0解法是不同的.(4)由图形引起的分类讨论:有的图形的类型、位置也

2、要分类,如角的终边所在象限,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等.(5)由实际意义引起的讨论:此类问题在应用题中常见.(6)由参数变化引起的讨论:所解问题含有参数时,必须对参数的不同取值进行分类讨论;含有参数的数学问题中,参变量的不同取值,使得变形受限导致不同的结果.2.分类的原则(1)每次分类的对象是确定的,标准是同一的;分类讨论问题的难点在于什么时候开始讨论,即认识为什么要分类讨论,又从几方面开始讨论,只有明确了讨论原因,才能准确、恰当地进行分类与讨论.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掌握所用的概念、定理、定义,考虑问题要全面.函数问题中的定义域,方程问题中根之间的大小,直线与二次曲线位置关系中的判别式等等,常常

3、是分类讨论划分的依据.(2)每次分类的对象不遗漏、不重复、分层次、不越级讨论.当问题中出现多个不确定因素时,要以起主导作用的因素进行划分,做到不重不漏,然后对划分的每一类分别求解,再整合后得到一个完整的答案.数形结合是简化分类讨论的重要方法.3.分类讨论的一般步骤第一,明确讨论对象,确定对象的范围;第二,确定分类标准,进行合理分类,做到不重不漏;第三,逐类讨论,获得阶段性结果;第四,归纳总结,得出结论.4.分类讨论应注意的问题第一,按主元分类的结果应求并集.第二,按参数分类的结果要分类给出.第三,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但这种分类讨论的方法有时比较繁杂,若有可能,应尽量避免分类.类

4、型一:不等式中的字母讨论1、解关于的不等式:.思路点拨:依据式子的特点,此题应先按对最高次项的系数是否为0来分类,然后对式子分解因式,并按两个根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分类讨论.而对于与时,先写简单好作的.解析:(1)当时,原不等式化为一次不等式:,∴;(2)当时,原不等式变为:,①若,则原不等式化为∵,∴,∴不等式解为或,②若,则原不等式化为,(ⅰ)当时,,不等式解为,(ⅱ)当时,,不等式解为;(ⅲ)当时,,不等式解为,综上所述,原不等式的解集为:当时,解集为;当时,解集为{x

5、x>1};当时,解集为;当时,解集为;当时,解集为.总结升华:1.对于分类讨论的解题程序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6、)明确讨论的对象,确定对象的全体,确定分类标准,正确分类,不重不漏;(2)逐步进行讨论,获得结段性结论;(3)归纳总结,综合结论.2.一般分类讨论问题的原则为:按谁碍事就分谁.不等式中的字母讨论标准有:最高次项的系数能否为0,不等式对应的根的大小关系,有没有根(判别式)等.3.字母讨论一般按从易到难,从等到不等的顺序进行.举一反三:【变式1】解关于的不等式:().解析:原不等式可分解因式为:,(下面按两个根与的大小关系分类)(1)当,即或时,不等式为或,不等式的解集为:;(2)当,即时,不等式的解集为:;(3)当,即或时,不等式的解集为:;综上所述,原不等式的解集为:当或时,;当时,;当

7、或时,.【变式2】解关于的不等式:.解析:(1)当时,不等式为,解集为;(2)当时,需要对方程的根的情况进行讨论:①即时,方程有两根.则原不等式的解为.②即时,方程没有实根,此时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故原不等式的解为.③即时,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为,则原不等式的解为.(3)当时,恒成立,即时,方程有两根.此时,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故原不等式的解集为.综上所述,原不等式的解集为:当时,解集为;当时,解集为;当时,解集为;当时,解集为.类型二:函数中的分类讨论2、设为实数,记函数的最大值为,(Ⅰ)设,求的取值范围,并把表示为的函数;(Ⅱ)求;(Ⅲ)试求满足的所有实数.解析:(I)∵,∴要使有意义,

8、必须且,即∵,且……①∴的取值范围是,由①得:,∴,,(II)由题意知即为函数,的最大值,∵时,直线是抛物线的对称轴,∴可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讨论:(1)当时,函数,的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一段,由知在上单调递增,故;(2)当时,,,有=2;(3)当时,,函数,的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一段,若即时,,若即时,,若即时,,综上所述,有=(III)当时,;当时,,,∴,∴,故当时,;当时,,由知:,故;当时,,故或,从而有或,要使,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